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青散

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大青散

大青1两,栀子仁1两,羖羊角(镑)1两,大黄(锉,)1两,桑根白皮(锉)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肺热甚上攻,白睛覆盖瞳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惠》卷八十四:大青散

大青半两,知母半两,柴胡半两(去苗),葛根半两(锉),甘草半两(微赤,锉),川升麻半两,石膏1两,黄芩半两,川芒消1分,赤芍药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伤寒头痛壮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大青散

大青1两,知母1两,黄芩(去黑)1两,大黄)1两,山栀子仁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甘草,锉)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阳盛发狂有斑,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入朴消1钱匕,用蜜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惠》卷十三:大青散

大青

大青1两,甘草1两(微赤,锉),阿胶1两(捣碎,令黄),赤石脂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烦热不解,下痢困笃。

用法用量:大青汤(《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九十二:大青散

大青半两,川升麻半两,瞿麦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微赤,锉)半两,川大黄3分(锉,微),川朴消3分,滑石3分。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小儿脏腑壅热,烦躁,小便赤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十五:大青散

大青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去)1两,栀子仁1两,甘草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咽痛疮,烦躁头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6-7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大青散

大青1两半,川升麻2两,甘草2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身面发斑。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小半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八:大青散

大青1两,沙参1两(去芦头),川升麻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黄芩半两,壳半两(麸微黄,去瓤),生地黄3两,川朴消3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心脏壅热,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大青散

大青半两,玄参半两,川升麻半两,栀子仁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小儿热毒,发斑不止,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三:大青散

大青半两,川大黄半两(锉,微)1分,牛黄半分(细研)1分,朱砂(细研)1分,甘草微赤,锉)1分,犀角屑1分,玄参1分,川升麻1分,栀子仁1分。

制法:上为细,入研了药,都研令匀。

功能治:小儿烦热目赤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沙糖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卫生鸿宝》卷二:大青散

大青,研细)。

功能治:失养,风寒乘之,大人小儿肚败症,肚皮骤然青黑色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好调下。黑退即愈。

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圣惠》卷三十八:大青散

大青1两,蔷1两(锉),栀子仁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川升麻1两,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乳石发动,体赤烦乱,疮烂,表里如烧,疼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三十八:大青散

大青3分,竹叶30石膏1两,皮1分,甘草1分(生,锉),黄芩1分,犀角屑1分,吴蓝1分,川升麻1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乳石发动,生肿,烦热疼痛,口干躁。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加黑豆1至1盏半,去滓,分为3服,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四十五:大青散

大青3分,犀角屑3分,玄参3分,黄芩3分,麦门冬3分(去),川升麻3分,荠苨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知母3分,石膏1两,壳1两(麸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红雪1两,吴蓝3分,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服乳石,补养过度,饮、食肉热面大多,致脚发盛攻烦热,躁渴,闷乱,思恍惚。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大青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十七:大青散

大青半两,黄药半两,川朴消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羚羊角屑半两,土瓜半两,栀子仁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盛,发黄,皮肤如金色,小便赤涩,大便不通,口干烦渴,闷乱发狂。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冷蜜水调下,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八:大青散

大青2两,阿胶半两(捣碎,令香),豉1

功能治:热病热毒斑出,头面遍身。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半,至1盏,去滓,纳令消,不拘时候,分温2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九:大青散

大青3分,柴胡1两(去苗),栀子仁1分,川升麻3分,知母3分,石膏1两,甘草3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6日,躁烦闷,四肢疼痛,小腹满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十五:大青散

大青1两,蓝3分,川升麻3分,秦艽1两(去苗),栝楼1两,川芒消1两半,茵陈3分,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6日,头痛壮热烦乱,积热不,或狂走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入竹沥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大青散

大青3分,远志3分(去),川升麻1两半,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犀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微赤,锉),芦根半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伤寒邪热,谵言妄语,身体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普济方》卷二九九引《肘后方》:大青散

黄芩2两,芍药2两,羚羊角(屑)2两,竹叶2两,黄柏2两,大青2两,升麻2两。

制法:上切。

功能治:疮。

用法用量:以水7升,取2升,去滓,纳蜜2搅,含冷吐,愈。

摘录:《普济》卷二九九《肘后

《圣惠》卷十:大青散

大青1两,栀子仁1两,川大黄(锉碎,微)1两,犀角屑1两,川升麻1两,甘草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壮热头痛,遍身发疮如豌豆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四:大青散

大青2两,甘草1两(微赤,锉),阿胶1两(杵碎,令黄),豉3两,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后,劳复壮热,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青升麻汤

下一篇 大青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