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豆汤

目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大豆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90克 黄耆(锉)30克 防风(去叉)白术(锉)各45克 防已 麻黄(去茯苓(去黑皮)甘草)各60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治:风水周身肿满,短气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先用水450毫升,加大豆30克,熟去豆,入20毫升,与药同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当下小便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千金》卷三:大豆汤

:大豆5升(令微焦),葛根8两,独活8两,防己6两。

功能治:产后卒中发病,倒闷不知人;及妊娠,在蓐诸疾。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1斗2升,豆,取8升,去滓;纳药取4升,去滓;分6服,日4夜2。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独活,防己逐湿葛根解肌,不得大豆紫汤,何得司开合

摘录:《千金》卷三

《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大豆汤

:大豆1升,杏仁1升(去皮尖,),黄耆2两,防风3两,白术5两,木防己4两,茯苓4两,麻黄4两(去),甘草4两(),生姜6两,清1升。

制法:上切。

功能治:风水身肿满,短气欲绝。

用法用量:以水3斗,先豆,取1斗,去滓;纳及药,取7升,分7服,1日1夜令尽。当下小便极利。

注意:忌海藻、菘菜、李、肉、大酢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深师

《千金》卷二十一:大豆汤

:大豆1升,杏仁1升,清1升,麻黄4两,防风4两,木防己4两,猪苓4两,泽泻3两,黄耆3两,乌头3两,生姜7两,半夏6两,茯苓5两,白术5两,甘遂2两,甘草2两。

功能治:风水,通身大肿,眼不得短气欲绝,疼,恶自汗,其浮。

用法用量:以水1斗4升豆,取1斗,去豆;纳药及,取7升。分7服,日4夜3。得小便快利为度,肿消停药,不必尽

若小便不利者,加生大戟1升,葶苈2两。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甘遂、防己、乌头半夏甘草生姜专为阴逆满,眼,故用以通阳阴结。且得乌头半夏甘遂甘草反激之大力,可无藉于独活之祛也。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普济方》卷三五○:大豆汤

:大豆3升(以水6升,取1升半,去豆澄清,更,取1升),附子3两,白术3两,独沽3两,生姜8两。

功能治:产后中,头面手通满。

用法用量:上以豆水1升,纳药后,添水1斗,取5升,入好5升,取5升,分5服、日3夜2。与粥间服。

摘录:《普济》卷三五○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大豆汤

:大豆(,去皮)1两,大黄)1两,生地黄)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补伤绝。蹉跌。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共1盏,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豆汁涂方

下一篇 大豆浸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