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秦艽汤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秦艽汤

秦艽(一钱半) 石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防风(一钱) 黄芩(一钱) 白芍药(一钱) 白芷(一钱) 白术(一钱) 生地黄(一钱) 熟地黄(一钱) 白茯苓(一钱) 细辛(半钱)

功能治:治中外无六经无便溺之阻隔,为弱不能养于筋,故手足不能运化,舌强不能言,宜养而筋自荣。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至一钟,不拘时服。如,加实一钱。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大秦艽汤

秦艽90克 甘草60克 川芎60克 当归60克 白芍药60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30克 石膏60克 吴白芷30克 白术30克 生地黄30克 熟地黄30克 白茯苓30克 川独活60克

制法:上十六味,锉。

功能治:养荣筋。外无六经无便溺之阻隔,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语,属弱不能养筋者。

用法用量:每服30克,水,去滓温服,不拘时。

如遇天阴,加生姜7~8,加实3克。

摘录:《素问病机宜保命集》卷中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大秦艽汤

秦艽1钱5分,黄耆2钱,肉桂3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人参1钱,熟地2钱,川芎8分,桑寄生1钱5分,川断1钱5分,白芍1钱,小麦)3汤代水)。

功能治:大补,祛解表产后角弓反张,两手足强硬而反向口噤,汗出如水,吐沫。

各家论述:是以参、耆祛固表为君;以参、术、归,地补为臣;芎、断、寄生秦艽经络白芍黄耆亡阳之汗,浮麦、肉桂为使;一以入止汗,一以温,壮参、耆、归、熟之力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嵩崖尊生》卷十四:大秦艽汤

防风1钱,知母1钱,生地1钱,柴胡5分,前胡5分,秦艽5分,甘草5分,人参5分。

功能治:妇人病,热往来。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保命集》卷中:大秦艽汤

秦艽

秦艽3两,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白芍药2两,细辛半两,川羌活1两,防风1两,黄芩1两,石膏2两,吴白芷1两,白术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白茯苓1两,川独活2两。

制法:上锉。

功能治:养荣筋。弱不能养筋,中经,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或半身不遂,眼歪斜。中,外无六经无便溺之阻格,知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阴虚不能养筋,筋而手足不能运动,指爪干,属风热甚者。歪斜偏废。

临床应用:湿热痹:杜某,右肩关节反复疼痛,活动不便,每逢阴雨天症状加剧已八年。入院时体温36.5℃,右肩关节红、肿、痛、热,、被动运动均障碍,舌质红,滑数,诊为湿热痹痛,用秦艽汤治疗。服药一,疼痛明显减轻;服药二,肿痛全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用法用量:秦艽汤(《校注妇人》卷三)。

如遇天阴,加生姜7-8;如,每两加实1钱同

各家论述:1.《医正传》:此用归、芎、芍药、生、熟地黄,以补养筋,甚得体。既曰外无六经,但当少用羌活秦艽用以利关节。其防风独活细辛白芷石膏等药,恐太而耗。虽用此,川芎只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沥,姜汁同最好,达者详之。

2.《明医指掌》:中,虚也。许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祛。以秦艽为君者,攻一身之也;以石膏为臣者,去胸中之也;羌活太阳百节疼;防风为诸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责之细辛三阴淫之湿,责之苓、术;去厥阴,则有川芎;去阳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清以黄芩风热干乎,凉以生地;独活湿在足少阴甘草上逆于;用归、芍、熟地者、所以养疏风之后,一以济药之,一使手得而能握,足得而能步也。

3.《医论》:此刘宗厚与喻嘉言俱谓其药太多,不能养益筋;各执一见。予谓中四物咸备,不可谓无药也。若中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细辛二味必须减去。

摘录:《保命集》卷中

金·《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

组成:秦艽三两(90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各二两(各60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黄熟地黄各一两(各30克),细辛半两(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30克,水服。现多用饮服,各药用量常规量酌减。

功效:祛,清热通

治:中经眼喁斜,舌强不能语言,手足不能活动,烦热口苦、苔黄者。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痛风湿关节炎、管意外轻症、面神经麻痹、肩周炎等病症。

1.急性痛风关节炎:以秋水仙碱加服中药秦艽汤46例,与秋水仙治疗46例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清尿酸、沉、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血尿酸、沉、CRP差异显著,P<0.05。(《中医药学报》2013年第3期)

2.湿关节炎: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以加味秦艽汤为,随症加减;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73.5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北京中医药》2008年第2期)

3.梗死急性期:治疗组42例为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秦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38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24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脂、液流变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中医报》2002年第2期)

4.面神经麻痹:对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秦艽汤加金银连翘治疗。结果:痊愈52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陕西中医》2014年第10期)

5.肩周炎:11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小针刀治疗,而试验组则采用小针刀联中药秦艽汤治疗肩周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52%(P<0.05,χ²=6.781);所有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经治疗均显著好转( 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均更为显著(P均<0.05)。(《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23期)

解:本要用于治疗中经,或风寒湿痹痛。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柔筋,且减湿;少黄芩石膏凉清热以除之热。临床应用以初中,眼喁斜、肢体不利,具有烦热口苦、苔黄等热象为辨证要点。

原书注称:“如遇天阴天,加生姜。如,加实3克,春夏时,加知母2克。”现临床如无热,去黄芩石膏要表现为眼喁斜者,加全蝎僵蚕;筋拘挛为者,加木瓜威灵仙

现代研究:采用动物模型研究秦艽汤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结果:秦艽汤各量组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肿胀,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量组均可抑制角叉菜致大肿胀,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在致炎后1、2、3、6小时足肿胀率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秦艽汤能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歌:(一)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芩甘术,见可通尝。

(二)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术草,手足舌强皆能匡。

摘录:金·《素问病机宜保命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秦艽散

下一篇 大竹叶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