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八珍益母丸

目录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

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小蜜或大蜜;微有香,味甜而微苦。

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 加适量的水泛,干;制成水蜜;或加炼蜜 120~140g制成小蜜或大蜜,即得。

功能治:补,调月经。用于妇女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服,水蜜一次6g,小蜜一次9g,大蜜一次1,一日2次。

规格:大蜜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益母草120克(不见器,只用上半者)人参(去芦)白术(土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当归洗)川芎 白芍药(熟地黄洗)

制法:药为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两虚,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腹胀,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热,及体虚无子。

胃虚者,加砂仁30克(姜汁抄);中胀闷者,加山楂30克(净,饭上熟);素常多郁者,加香附子30克(童便制)。

用法用量:每服1,空时用蜜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摄生秘剖》卷三:八珍益母丸

当归洗)、川芎(微)、白芍药()、怀熟地、人参白术(土)、白茯苓炙甘草香附(分4份,盐、、童便各制听用)、阿胶(切碎,蛤粉珠)、益母膏

制法:上药分两随加减,各制为末,入益母膏,加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行气,养,调种子胎前、产后诸虚百损,月事不调,子宫虚寒,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白滚汤送下。

各家论述: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用则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香附行气解郁结;阿胶,治带止崩;益母膏者活行气,有补阴之功。凡胎前、产后有所恃者,也,胎前无带,产后无虚,是其中有补矣。命益母者,所以利有子也。

摘录:《摄生秘剖》卷三

《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丸

益母草4两(不见器,只用上半者),人参(去芦)1两,白术(土)1两,茯苓(去皮)1两,炙甘草(去皮)5钱,当归洗)2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熟地黄洗)2两。

制法:上为末,蜂蜜,如弹子大。

功能治:补,调月经妇人两虚,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或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热,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中除益母草外,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

胃虚者,加砂仁1两(姜汁);中胀闷者,加山楂1两(净肉,饭上)多郁者,加香附子1两(童便制)。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八珍益母丸

益母草(上)1斤(不见),人参1两,怀熟地4两(),白茯苓3两,当归身4两(洗),川芎2两,广木香1两,砂仁2两(),生甘草2两,白术4两(饭上),白芍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调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100,空蜜汤送下;或亦好。

摘录:《宝斋集验》卷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