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平胃泽兰丸

目录

大平胃泽兰丸

泽兰3两,细辛3两,黄耆3两,钟乳3两,柏子仁2两半,地黄2两半,大黄2两,前胡2两,远志2两,紫石英2两,芎1两半,白术1两半,蜀椒1两半,白芷1两,丹参1两,栀子(一本用实)1两,芍药1两,桔梗1两,秦艽1两,沙参1两,桂1两,厚朴1两,石斛1两,苦参1两,人参1两,麦门冬1两,干姜1两,附子6两,吴茱萸5,麦糵5,陈1升,大枣50枚(作膏)(一本无干姜,有当归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定志意,除烦满。五劳七伤诸不足,手足虚冷,羸瘦,及月水往来不调,体不能动。

用法用量:每服20送下。加至30。令人肥健。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此以大平,则知专平中陈也。而中一派峻补之药,与柏子仁、大小五石泽兰、三石泽兰,大都仿佛,惟、糵、、朴、大黄之品,为承正治,其间补泻杂陈,热互用,良难体会其旨。三复求之,始知其为《金匮》薯蓣之变秦艽前胡细辛白芷,即薯蓣柴胡防风杏仁白蔹之变法;泽兰、柏仁、门冬、沙参,即薯蓣中门冬、桔梗清润隔之变法;、糵、大黄,即薯蓣中法、大豆、黄芩通里之变法;椒、姜、萸、附协济参、耆、白术、生地黄,即薯蓣干姜桂枝协济四君、四物温理之变法,较薯蓣药虽异,而理一揆,且配不可思议。参、耆得桂、附则补而不壅,桂、附得芍、地则温而不烈,糵、柏、大黄得参、术、桂,附则泄而不利,允为补中寓泻之良法,不特为薯蓣之变,又为大黄蛰虫之变法。观治,恰与大黄 (庶虫)虫相类,彼以有干,故虻、 (庶虫)、干漆为专药;此以有陈,则、糵、大黄为必需,况人参助术、石英乳,较柏子仁之反激愈甚,立法愈奇。

摘录:《千金》卷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干葛汤

下一篇 大应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