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五饮丸

目录

大五饮丸

远志1两,苦参1两,乌贼1两,藜芦1两,白术1两,甘遂1两,五味子1两,大黄1两,石膏1两,桔梗1两,半夏1两,紫菀1两,前胡1两,芒消1两,栝楼1两,桂1两,芫花1两,当归1两,人参1两,贝母1两,茯苓1两,芍药1两,大戟1两,葶苈1两,黄芩1两,恒山3分,薯蓣3分,厚朴3分,细辛3分,附子3分,巴豆30枚,苁蓉1两,甘草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由饮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5饮:留饮,停水在下;澼饮,水澼在两胁下;淡饮,水在中;溢饮,水溢在五脏间: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

用法用量:饮服3,每日3次。稍稍加之,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水饮为阴类,缘其人乏真阳,虽有湿热,但蕴为粘韧,不能稠厚,所以五饮中,必需辛温益以鼓诸药之力。如人参白术附子、桂,助阳药也;藜芦、恒山,涌吐药也;大戟芫花甘遂葶苈破水药也:大黄芒消攻下药也:半夏巴豆,涤痰药也;巴豆不独涤,兼能涌吐,所以白散用之,吐中便具发之义,使躯壳之水,从皮腠而泄也;其用甘草人参、芍药,取相反之味,以激大戟芫花甘遂藜芦攻伐之力;因中攻伐之过多,恐其津随饮,是以苁蓉、薯蓣、五味茯苓之属,又为必需;其余诸药,或相扶正,或,总不出五种诸法,以为五饮通治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五补汤

下一篇 大五香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