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地黄煎丸

目录

《中藏经》卷下:地黄煎丸

: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 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汁600毫升法1.2升 白蜜120毫升 生姜汁600毫升 柴胡120克(去芦,木香120克 人参60克 白茯苓60克 山药60克 柏子仁60克 远志60克(去白术60克 桔梗60克 实60克(麸秦艽90克(去芦)麝香6克(另研)熟地黄120克

制法:前八味,入陶瓷器成膏,再将后十三味研为末,入膏中拌匀,捣制成药,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骨蒸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20,饭后以甘草汤送下,每日三次。

备注:本原作"地黄",与剂型不符,现据《妇人大全良》卷五改。

摘录:《中藏》卷下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地黄煎丸

:生地黄2.5千克(捣,绞取汁,入蜜250毫升,以慢成膏)熟地黄250克 牛膝150克(去苗)杏仁250克(汤浸,去皮、尖,麸微黄,研如膏)诃黎勒皮9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与地黄膏拌和,捣匀,做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驻,长服黑须发,填,强身延寿。(乌发)

用法用量:每服50,空时用温送下,早晚各一次。

摘录:《太平圣惠》卷九十八

《鸡峰普济方》卷十六:地黄煎丸

:生地黄1千克(以布袋捶取汁,留滓)生姜1千克(以布袋捶取汁,留滓)蒲黄120克 当归延胡索糯米赤,用米)各30克 琥珀90克

制法:以生姜汁地黄滓,以地黄生姜滓,干为度;再与余药共为细末,炼蜜和,如弹子大。

功能治:活瘀。妇人阻胞宫,胎动不安,下青甲紫,脐腹满痛;或产后胞衣不下,恶血上攻,眼黑头眩;或产后中角弓反张,以及热入血室,如见鬼状,热往来,或崩中下,紫黑如豚

用法用量:空时用当归汤下1,每日二次。

摘录:《鸡峰普济》卷十六

《圣惠》卷九十八:地黄煎丸

:生地黄5斤(捣,绞取汁,入蜜半斤,以慢),熟地黄半斤,牛膝5两(去苗),杏仁半斤(汤浸,去皮尖,麸微黄,研如膏),诃黎勒皮3两。

制法:上为末,以地黄和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驻,长服黑发髭,填骨髓。令人耐老。

用法用量:每服50,以空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地黄煎丸

地黄汁1升(),鹿茸(去毛,黄色)半两,人参1两半,茯神(去木)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甘草,锉)1两。

制法:上为末,以地黄,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镇,强志。虚劳,失少气形体日减。

用法用量:每日30,空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地黄煎丸

:生地黄5斤(捣取汁),无灰1斗(银石器盛,入地黄汁,用文武成膏,后入诸药),肉苁蓉浸,切,)2两,巴戟天(去)1两,鹿茸,去毛)1两,桑螵蛸)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黄耆(锉)1两,肉豆蔻(去壳)1两,五味子)3分,蛇床子)3分,石斛(去)3分,脂()3分,牛膝浸,切,)3分,青木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3分,壳(去瓤,麸)半两,荜澄半两,沉香半两(锉)。

制法:上为末,以地黄搜和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益,驻色,调血脉极,脏腑虚羸,烦疼,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渐加至40,空、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地黄煎丸

:生地黄(汁)1升,小蓟(汁)1升,沙糖1两(同上2味成膏),地榆(锉,)2两,阿胶)2两,侧柏()2两。

制法:上为末,入膏中和,如小弹子大。

功能治:结阴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1,水1盏,至6分,和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地黄煎丸

地黄汁1盏,生姜汁1盏,青蒿汁1盏(同成膏),麒麟竭(研)半两,没药(研)半两,延胡索半两,凌霄半两,红蓝半两。

制法:上5味各为末,与前膏子和匀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妇人月候久不忪体热,面颊色赤,不美饮食,脐下刺痛,胯重疼。

用法用量:每服1,烧秤锤投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地黄煎丸

:生地黄20斤(洗,捣取汁),熟地黄)2斤,生地黄)2斤,甘草,锉)半斤,醇1斗(用无灰者),菟丝子浸,捣)4两,鹿角)4两,白蒺藜,去角)4两,牛膝浸,切,)4两,干漆(末,用拌和,令烟尽)4两,白茯苓(去黑皮)4两,白槟榔,锉)4两,壳(去瓤,麸)4两,萆薢4两,覆盆子(去梗)4两。

制法:上除生地黄汁并外,余各为细末。先取地黄汁与5升,于银锅30沸,次下鹿角搅匀消尽,次下地黄末,又次下诸药,添,以柳枝不住手搅,候堪为,即分为20,余以蜡纸裹于宽瓷瓶封贮。旋取1,为梧桐子大。

功能治:平补诸虚,牢牙齿,荣须发,久服坚筋,长肉,悦色,聪,令人壮健。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30,加至50,空、食前温送下,用地黄下尤佳。余药收3月余,取于日中晒之,依前收封。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圣惠》卷九十八:地黄煎丸

:生地黄5斤(肥好者),巨胜子3两(微),牛膝2两(去苗),威灵仙2两,生黄精3斤(与黄精同净洗,于木臼中烂捣,绞取汁,旋更入3升,于银锅中以慢),鹿角2两(捣碎,令黄),桂2两,附子3两(裂,去皮脐),干漆2两(捣碎,令烟出),脂3两(微)。

制法:上为末,入地黄黄精中,为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暖脏腑,久服轻身,益色,强志力,补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二十六:地黄煎丸

:生地黄5斤(拣择好者,捣绞取,汁),无灰1斗(与上1味于银锅中以慢,成膏,入后药末),巴戟1两,肉苁蓉,2两(浸1宿,刮去皱皮,令干),鹿茸2两(去毛,涂令微黄),桑螵蛸1两(微),五味子1两,蛇床子1两,石斛1两(去,锉),附子2两(裂,去,皮脐),脂2两(微),壳1两(麸微黄,去瓤),黄耆1两(锉)牛膝1两(去苗),菟丝子1两(浸1宿,晒,干,捣罗为末),石龙芮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沉香1两,鹿角1两(捣碎,令黄)。

制法:上为末,用前地黄和捣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益,驻色,调血脉,久服 令人肥健。极,五脏六腑虚羸,烦疼,常漏泄。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地黄煎丸

:生地黄(肥者,细切,研烂绞汁)10斤,生姜(去皮,研烂绞汁)1斤半(2味汁于微令如稀饧),干漆令烟尽)2两,桂(去粗皮)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2两,当归(切,)2两,生地黄)2两,芍药2两,牡丹皮2两,牛膝(去苗,浸,黄,锉碎)2两,大黄,锉)1两半,水蛭糯米)100枚,虻虫(去翅足并头,)100枚。

制法:上为末,入前地黄中,以微,硬软得所,即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因月水不调,结不通,积小成块,如覆杯。

用法用量:每服7,空、食前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地黄煎丸

:生地黄7斤(洗5遍,取汁,余滓更入2升同研,更捩汁银石器,慢成膏),熟地黄)5两,生地黄)5两,山芋2两,黄耆(锉)1两,远志(去)1两,五味子1两,牛膝浸,)1两,柏子仁1两,干枣肉()1两,巴戟天(去)1两,干漆3钱(末,烟尽),枸杞子(去蒂)2两,石菖蒲(九者)2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除前膏外,共为末,入膏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虚续绝,益

用法用量:每服30,加至50,空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圣惠》卷三十:地黄煎丸

:生地黄5斤(洗净,肥好者),巨胜子3两,牛膝3两(去苗),桂3两,生黄精5斤(洗净,同地黄于木臼中烂捣,绞取汁,旋更入3升,于银锅中慢成膏),附子3两(裂,去皮脐),干漆3两(捣碎,令烟出),肉苁蓉3两(浸1宿,刮去皱皮,干),脂3两(微),鹿角3两(捣碎,令黄),菟丝子3两(浸3日,晒干,捣为末)。

制法:上为末,入地黄黄精膏中,梧桐子大。

功能治:益脏腑,久服轻身,驻色,强志力,补虚损。虚劳少。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地黄煎丸

地黄20斤(沉者,净洗,阴干,令水尽,木臼杵,绞汁,余滓更入法5升,重杵,再绞,与前相和于银石器,慢,柳木篦子搅,膏成放冷,更入乌鸡子清10枚,大麻油5搅匀,次入诸药),山芋4两,鹿角)3两,山茱萸)1两,牛膝浸,切,)2两,肉苁蓉(去皴皮,浸,切,)2两,菟丝子浸1宿,烂捣,拍作饼,)2两,巴戟天(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虎骨)2两,附子裂,去皮脐)2两,干漆)2两,牡丹皮(锉,)2两,泽泻)2两,续断2两,生地黄,木臼捣)4两,熟地黄,木臼捣)4两,甘草,锉)4两。

制法:上为末,入地黄,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调顺卫,补填骨髓,续筋,助真元,滑肉,驻,乌髭发。诸虚损。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平补熟干地黄”。

注意:服药后忌房事百日;忌食葱、萝卜、蒜。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外科精义》卷下:地黄煎丸

:生地黄(新者)10两(洗,水浸研如泥),黄连5两,黄芩(去腐)3两,壳(,去瓤)2两5钱,大黄2两5钱,人参2两。

制法:上除地黄外,共为细末,再和地黄,炼蜜为,如豌豆大。

功能治:清利胸,明脏腑有热,胸实,不和,经络秘涩,多生疮肿;或巳患恶疮毒肿,大小便结涩。

用法用量:每服50-70,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外科义》卷下

《普济方》卷一八八引《余居土选奇方》:地黄煎丸

地黄、生地黄

:生地黄1斤(净洗,细研取汁,其滓再入好少许,又取汁令尽),附子1两(,去皮脐,切子,入地黄,用银器成膏,取出附子干)。

制法:上以山药3两为末,以地黄膏子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吐血,遍服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地黄(《朱氏集验》卷七)、生地黄膏(《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普济》卷一八八《余居土选奇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地黄煎丸

:生地黄(洗,切,干)2两,熟地黄(洗,切,干)2两,薄荷2两半(洗去土),甘草1两半(切,微),山栀子仁1两半,子1钱(研)。

制法:上为细末,后入子,同研匀,炼蜜为,每1两作40

功能治:小儿壅,上热烦,鼻衄疮,咽喉肿痛,生疮;或热,五常热,多渴饮水;大人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奇效良》有玄参七钱半。

摘录:《杨氏家藏》卷十九

《鸡峰》卷十六:地黄煎丸

琥珀地黄

:生地黄2斤(以布袋取汁,留滓),生姜2斤(以布袋研取汁,留滓。以生姜汁地黄滓,以地黄生姜滓,至干),蒲黄4两,当归1两,延胡索糯米赤,用末)1两,南番琥珀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妇人胎前产后,眼见黑,或即发狂,如见鬼状;胎衣不下,失音不语,腹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热往来,生疮,中肿痛,忪悸,夜不得睡;产后中角弓反张,面赤,紧急,崩中下,如豚状,身体烦躁,恍惚昏迷,四肢肿满;及胎不安,指甲青,下,脐腹满痛。

用法用量:琥珀地黄(《妇人》卷十九)。

摘录:《鸡峰》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十四:地黄煎丸

:生地黄汁6升,生天门冬汁5牛髓5生姜汁7,牛5,白蜜5,醇2升,枣肉膏(去核)5(以上8味,先煎地黄汁并,5分减2分,次下天门冬汁、姜汁,20沸,次下牛髓、蜜、枣膏,如稀糖,次下后药),黄耆(锉)半两,石斛(去)半两,人参半两,山芋半两,茯神(去木)半两,柏子仁捣研)半两,山茱萸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五味子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枸杞子半两,壳(去瓤,麸)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锉)半两,白术半两,干姜)半两,赤石脂捣研)1两,甘草,锉)1两,远志(去)1分,细辛(去苗)1分。

制法:上除前8味外,捣研为末,入前中搅匀,于银器中重汤至可,即梧桐子大。

功能治:心虚,冷热不调,左肋下有,发即妨胀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0,空、早食后温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圣惠》卷二十六:地黄煎丸

:生地黄50斤(拣择好者,洗,捣取汁),无灰3斗(上2味,于银锅中慢成膏,入后药),肉苁蓉3两(浸1宿,刮去皱皮,干),枸杞子2两,巴戟2两,薯蓣2两,鹿茸2两(去毛,涂令微黄),山茱萸1两半,五味子1两半,茯神1两半,续断1两半,脂(微)1两半,远志(去)1两半,蛇床子1两半,附子裂,去皮脐)1两半,石斛(去,锉)1两半,覆盆子1两半,黄耆(锉)1两半,芎穷1两半,木香1两半,桂1两半,牛膝(去苗)1两半,菟丝子浸1宿,干,捣为末)1两半,人参(去芦头)1两半,沉香1两半。

制法:上为末,入前和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添,益,驻,调 ,令人轻健。脏劳损。

用法用量:每日40,空及晚食前以温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二十六:地黄煎丸

:生地黄8斤(净洗晾干,捣绞取,汁),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滤取汁),牛髓1斤,白蜜2斤,无灰5升,大枣50枚,(取肉,烂研),生天门冬1斤(捣绞取,汁)(上7味,同于银锅中成膏,入后药,末),鹿角5两(捣碎,令黄),石斛1两(去,锉),覆盆子2两,酸枣仁1两(微),肉苁蓉2两(浸1宿.刮,去皱皮,干),人参2两(去芦头),附子2两(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白茯苓2两,五味子2两,熟地黄3两,脂3两(微),干漆2两(捣,碎,令烟出),肉桂3两(去皱皮),杜仲2两(去粗皮,令黄,锉),菟丝子3两(浸1宿,晒干,捣罗为末)。

制法:上为末,入前地黄汁,以慢,候可,即如弹子大。

功能治:填骨髓极,脏劳伤,少气不足,羸瘦无力,肢酸疼,脚多痛,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每服1,空、午前、晚饭后以温化下。若梧桐子大,每次服20。其药腊月弥佳。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地黄煎

下一篇 地黄生姜煎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