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脑膜刺激征

膜刺激征(meningeal irritation sign),是膜病变所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一)感染性膜炎常见于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所致软)膜炎症。1、细菌性膜炎(1)化脓性膜炎:如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杆菌、淋球菌、产杆菌、肺炎杆菌等。(2)非化脓性细菌性......
目录

症状起因

(一)感染性膜炎

常见于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所致软)膜炎症。

1、细菌性膜炎

(1)化脓性膜炎:如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杆菌、淋球菌、产杆菌、肺炎杆菌等。

(2)非化脓性细菌性膜炎: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

2、病毒性膜炎

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腮腺炎病毒。

3、其他生物感染性膜炎

如隐球菌、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虫病、阿米巴、囊虫病吸虫等。

(二)非感染性网膜

1、外伤

外伤起硬、软膜炎及蛛网膜发生炎症反应。

2、

网膜下腔出穿误伤管所致液等。

3、癌性膜炎

如癌症的膜转移、病、淋巴膜浸润。

4、反应性膜炎

继发于全身感染、中毒、以及等感染等。

5、脑室或鞘注射药物或造影

无论是水溶性或非水溶性作为化因素,动物试验实均致膜炎反应。

常见疾病

)膜炎症、细菌性膜炎、病毒性膜炎、其他生物感染性膜炎、外伤、癌性膜炎、反应性膜炎、网膜下腔出

诊断

膜刺激征的原因较多,对于膜刺激征患者,详细而可靠的病史和细致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多数患者能够通过临床医师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而明确病因诊断。询问病史时应注意发病急缓、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头痛呕吐发热盗汗食欲缺乏烦躁不安、体重下降等。

既往有无压、糖尿病、心脏病、管畸、感染、头痛癫痫外伤肺炎咽痛腹泻性病、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疱疹腮腺炎、隐球菌、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虫病、阿米巴、囊虫病吸虫、癌症的转移、病、淋巴、及全身感染、中毒,以及等感染灶及脑室或鞘注射药物或造影

鉴别诊断

(一)与膜刺激征相似的疾病相鉴

1、伤风

伤风是创伤风杆菌侵入繁殖产生的外毒素所起的以强直痉孪为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患者可有项强直,但与膜刺激征不同的是伤风患者还伴有困难、苦笑面容僵硬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一般无头痛呕吐症状

2、Parkinson综

Parkinson综征中有颈张力增高,呈僵直型,与膜刺激征不同在于头向各向运动皆有阻抗,特是头后仰时阻力更为明显,此点具有特征性,可作落头试验检查,即患者于仰卧位时,检查者托起患者之头并使之前屈,并立即将手撒去,患者头并不急速落下,而缓慢落下,谓之落头试验阳性。此外,患者尚伴有四肢张力增高、震颤及姿势调障碍等。

3、去强直

部广泛病变时,出现颈、四肢张力增高,即呈去强直,严重者出现角弓反张,此时颈强直仅是此症的一部分,患者尚出现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高热与肢体抽搐等。去强直常见于炎、管病及其他原因起的急性压增高或脑室,造成丘下部及脑干上部受压,起去强直,常提示病情严重。

(二)膜刺激征的各种病因

1、膜炎

(1)化脓性膜炎

系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软膜炎症,是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与化脓性炎或脓肿并存。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B型三种。其次为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属等。要传播途径为或椎静丛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由附近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等向颅,或因损伤,细菌直接侵入颅。不同细菌所致的膜炎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系。成年人以肺炎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膜炎球菌最常侵害儿童,起流脊髓膜炎。流感杆菌好发于6岁以下的幼儿。大肠杆菌和乙链球菌常是致死性新生儿膜炎的病原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膜炎可继发于椎穿刺或颅手术。

本病多为暴发性或急性起病,先有全身症状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呕吐,很快出现项强直,全身肉疼痛,部分患者有精神错乱、谵妄,逐渐发展为意识模糊昏迷。儿童可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伴有偏瘫。成人则很少有癫痫发作。检查可见成人和儿童皆有颈部抵抗,Kernig征和 Brudzinski征阳性,而在老年人和婴幼儿膜刺激征多不明显。

(2)结核性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起的膜非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粟粒性结核和淋巴、纵隔、器官结核病灶。本病好发于幼儿,其次为青年人,中年以后发病的比较少。

典型病例多缓慢起病,早期常表现一般结核病的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虚弱、无力及体重下降等,若不治疗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颈强直压增高及膜刺激征象,少数病例伴有神经损害、偏瘫共济失调精神失常。儿童常见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发作。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意识障碍昏睡甚至昏迷

临床非典型病例可起病急骤,早期即出现高热、惊厥昏迷,或无发热头痛不明显。可出现视力障碍复视听力减退神经麻痹症状。晚期炎症扩膜,脊髓神经病变,出现截瘫,四肢瘫,交叉性瘫痪伴大小便功能障碍。重症者逐渐昏迷高热,脑室梗阻,可出现癫痫大发作,视盘水肿,呼吸不规则,或脑疝而死亡。一般来说,患儿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3)病毒性膜炎

亦称无菌性膜炎或浆液性膜炎,系由多种病毒所起的一种软膜炎性疾病。本病多见于30岁以下患者,以柯萨奇病毒和ECHO病毒最常见,由肠道病毒起的病毒性膜炎,以夏秋季多见;腮腺炎病毒膜炎冬、春季多见。而单纯疱疹膜炎无明显季性。临床表现病前多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伴痛、腹痛腹泻、倦怠无力和嗜睡等。急性起病,有轻至中等度发热,以头痛呕吐颈强直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体征较少,膜刺激征常为其惟一体征。重症者可出现瘫痪昏睡昏迷

(4)新型隐球菌性膜炎

系由新型隐球菌所起的一种深部真菌性膜炎。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仅在宿免疫力降低时才会致病,部分隐球菌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病、淋巴糖尿病、结核及肾病等。本病常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部分患者可呈反复发作过程。首发症状常为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膜剌激征早期即明显,其他可有意识障碍、癲痫发作甚至精神症状,如肿较大则可出现偏瘫共济失调,类似脑瘤等颅占位效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因压增高有视盘水肿,病久者可见继发性神经萎缩,视力减退,以至失明。慢性病例常出现蛛网膜黏连,而神经麻痹积水。

2、网膜下腔出

是指各种原因出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底部或表面的管破裂使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因实质出液穿破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网膜下腔出。常见的病因动脉管畸动脉硬化液疾病、原性疾病、肿破坏管、烟雾病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30~40岁多见,突然发病,常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膜刺激征阳性。半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部分可有抽搐,少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定向障碍等。患者如出现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提示为该侧后交通支动脉破裂所致。

3、膜癌病

是由于癌细胞广泛浸润软膜、膜、神经神经产生的神经症状,而脊髓块。癌细胞多由肺癌胃癌病、乳癌、恶性淋巴转移而来。膜癌病可发生于原发灶确诊之前,许多病例先确诊为膜癌病,而后才查明其原发灶,有许多病例死后尸检才找到其原发灶或本不知道其原发灶在何处。本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以后进性发展出现神经神经症状,有较明显的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情感淡漠、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幻觉精神错乱和痴呆等。

4、压增高

占位性病压增高,有时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颈强直表现。但与膜炎和网膜下腔出早期就出现痛性颈强直不同,压增高一般在晚期(除急性压增高外)才出现颈强直,且多为无痛性颈强直,患者常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疑为占位性病起的压增高,特是后颅窝肿或伴有视盘水肿时,穿检查受到限制,此时,头颅CT或MRI检查可有助于发现颅病灶,必要时还需造影增强扫描,以明确病变性质。

5、后颅凹、环枕部或高颈段肿

膜刺激征颈征最常见,除颈、枕部疼痛、颈项直外,可有后组神经损害和(或)锥体束征,患者常有强迫头位。

6、颈椎病

颈椎外伤时除有损伤局部疼痛外,常可出现颈强直据颈部外伤史X线或CT扫描检查不难做出诊断。颈椎病由于常在颈椎间孔或椎管质增生性改变因而造成颈神经甚至脊髓受压,常有颈枕疼痛。上部颈椎病变疼痛要位于后枕部或颈项部,下部颈椎疼痛部位靠下,位于肩带部。与疼痛同时颈强直与头运动受限也是最突出的症状,有时强迫性头位甚于位置性眩晕。颈椎畸如扁平颅底、环枕融、 Arnold- Chiari畸等一些先天发育性疾病除有时出现神经麻痹之外常有颈枕部疼痛颈强直。同时伴有头运动受限。

检查

(一)体格检查

对于膜刺激征患者,应重点地进检查,其容包括:

1、体温、搏、压、呼吸。

2、有无外伤

3、皮肤有无发绀、出、及出汗情况。

4、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出和渗出。

5、有无昏迷抽搐呼吸异常、瞳孔改变等。

6、婴幼儿期注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咳嗽、发烧、皮疹、嗜睡、烦躁感觉过敏、眼发呆等,前囱尚未缝可以裂,使颅压高症状膜刺激征出现较晚或不明显。

7、有无神经麻痹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化脓性膜炎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2、

应测定压力,送常规、生化、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酶检查。必要时做结核特异性抗体和(或)液细菌培养,囊虫试验等。对膜炎、网膜下腔出有诊断意义。

(三)助检查

1、电图对于炎有诊断意义。

2、颅CT检查对于有神经系统体征或并发症可能时做。能见到网膜下腔出脑室扩大、肿胀、硬膜下腔积液、脓肿、硬膜外脓肿等表现,室管膜炎时脑室周围低密度异常。

3、颅MRI能显示早期膜炎液信号改变,蛛网膜下腔扩张以及弥漫性水肿皮层下梗死及出,或硬膜下积液等。

治疗

1、病因治疗

针对上述造成膜刺激征的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法。如为膜炎应据炎症的性质和致病菌的种类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网膜下腔出者为防止动脉周围的块溶解起再度出可用较大量的抗纤维蛋白溶解以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成,适手术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或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以预防再发;对于压增高者应尽快明确颅病变的性质,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对于膜癌病一般采用鞘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法;颈椎骨折时切忌动头颈部,以免导致或加重颈损伤而发呼吸停止,要有专人托扶头部,使头颈躯干一同滚动,或用夹予以固定,待进一步外科治疗;颈椎病患者可给予牵、局部封、理疗等,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2、对症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昏迷患者应加强护理和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吸氧,预防并发症。酌情应用脱水、抗惊厥药物、镇痛、退热。对化脓性膜炎、结核性膜炎及网膜下腔出造成的积水,可使用抑制液分泌的药物如乙酰唑胺等,如治疗无效需做脑室分流手术。

3、激素

膜炎患者,在使用有效足量抗生素的基础下,可并应用激素网膜下腔出压增高者也可使用小量激素

临床表现

1、头痛

膜刺激征最重要、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基本必然有的症状头痛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依据病因不同而异,如网膜下腔出头痛突然发生,全头性剧痛,感染性疾病如膜炎等起的头痛是亚急性发生,逐渐加重,多为广泛性头痛头痛强度不定。

2、呕吐

也是膜刺激征的常见症状,多呈喷射状,与进食无,头位变动或头痛增重时呕吐明显,一般不伴有恶心

3、颈强直

膜刺激征中重要的客观体征,头前屈明显受限,头侧弯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头旋转动受限较轻,而头后仰无强直表现。

4、Kernig征与Lasègue征阳性

患者仰卧位使膝关节呈直角,然后被动使屈的小腿伸直,当膝关节不能伸直、出现阻力和关节疼痛而膝关节成的角度小于135°以下时为Kernig征阳性。Kernig征阳性除说明有膜刺激征之外尚提示后有刺激现象。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抬起患者下肢,如髋关节成角70°以下出现抵抗与疼痛时,为Lasègue征阳性,此征除见于膜刺激征之外,尚可见于神经痛、椎间盘突出、神经炎、神经炎等。一般Kernig征阳性时,Lasègue征也必然阳性。

5、Brudzinski征阳性

患者仰卧,检查者抬患者头向胸部屈时,两侧大腿随之屈,即为阳性。此征不如Kernig征敏感,但在1岁以的小儿此征阳性有价值。

6、感觉过敏与继发神经系统其他症状

膜疾病时皮肤感觉阈低下,此时轻触皮肤时可出现痛觉过敏或异常感觉,此外尚有畏光听觉过敏等。

由于膜病变可影响脊髓以及神经,因而临床上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例如精神症状偏瘫或锥体束征,有压增高时出现视盘水肿,颅底部病变有多数神经麻痹

日常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

2、据病情给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供给足够的水分,昏迷者给予饲,必要时静补液。

3、流患儿呼吸道隔离,乙患儿要有防蚊设备,结核性膜炎患儿要单位隔离。病室每天通,紫外线照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注意观察体温、搏、呼吸、压、前及瞳孔的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喷射性呕吐、呼吸不规则或暂停、抽搐昏迷等应与医生共同进抢救。

5、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备好吸器、一次性吸管、吸罐,患儿抽搐时用包以纱布的压放在裂中间,防止咬伤并给氧吸入

6、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7、注意预防褥疮部并发症,每2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

8、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做口腔护理。

9、需要长时间静输液者,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量,以免加重水肿和增加心脏负担。用脱水时避免药物外渗,造成组织坏死。注意保护管,有计划地选择管,争取一次穿刺成功,以免损坏静,造成后继治疗穿刺困难。

10、协助做穿,留取液送检,穿后去枕平卧食6h,切忌突然坐起,以免脑疝

11、有尿潴留时,可给予局部热按摩膀胱底部,逐渐加压,使尿液排尽,避免用力过重压迫膀胱

12、若有肢体瘫痪,注意保持其功能位置,多做被动运动鼓励不完全瘫痪患儿坚持功能锻炼。

13、有高热、惊厥昏迷者,各其常规护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脑水肿

下一篇 脑占位性病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