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发作性眩晕

发作性眩晕是一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患,占所有眩晕症的20%左右,也是约半数源性眩晕症的原因。此病虽然为科疾病,但常在神经科首诊,且多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不足、颈性眩晕而延误了治疗。眩晕是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早期的研究认为是嵴帽沉石症或管沉石症。该说推测椭囊囊斑上的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而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
目录

病因

早期的研究认为是嵴帽沉石症或管沉石症。该说推测椭囊囊斑上的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而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中。头位变化(低头或抬头)使水平半规管处于水平位置,转头致使石碎在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因其比迷路淋巴比重大,产生“拔塞效应”,使壶嵴发生位移,刺激前神经,产生眩晕。

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各种临床特征:石碎有惯性才出现潜伏期;头位变化停止后不久,石碎也停止移动,眩晕呈短暂性;头位回复原来位置,石碎再次反向移动,产生又一次眩晕;多次运动后,“拔塞效应”减弱,出现疲劳现象。但大多数患者无明确病因,17%的患者起病前有外伤史,15%有前神经元炎史(可在炎症后2周~8年发生),少数可有椎基底动脉不足史。前仍认为管沉石症是要的病因

诊断

要有以下症状

(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有自身旋转感;

(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停止;

(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本患者的表现均符这5项特征。

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

Dix-Hallpike测试

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

此外还有仰卧侧头位试验,患者坐于检查台上,迅速取平卧位,随即头向一侧转90度,HC-BPPV者立刻出现剧烈旋转性眩晕和水平向性眼震。

由于上述测试可诱发眩晕,患者会恐惧、喊叫或不配,因此检查前应将的交代清楚,取得配,保眼。对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动脉狭窄的患者慎用或用。由于BPPV的预后良好,各种神经系统和检查正常,故对所有门诊眩晕患者均应Dix-Hallpike测试,阳性者可即刻得到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无效的“对症处理”。

鉴别

常见被误诊的疾病包括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统供不全、非特异性头昏源性头昏神经症等。

1.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征。病因可能有颈椎退性变、颈和颈部软组织病变、颈部肿颅底畸起椎动脉受压而发生缺导致眩晕;椎动脉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畸等更易发病。颈交感神经丛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起椎动脉痉挛或反射性内耳环障碍而发病。反射异常也可起,如环枕关节及上三个颈椎关节囊中的颈反射感受器受到各种刺激,其冲动可传至小脑或前神经核产生眩晕和平衡障碍。

要临床表现是多种式的眩晕,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系,常伴有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有时可以有黑朦、复视弱视等,症状持续时间短暂。治疗可用颈部牵、理疗、按摩等;适当应用管扩张管药、改善微环药及维生素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供不全:椎-基底动脉在解剖病理面有3个重要特点:一是两侧椎动脉管径不等者在正常人占2/3,甚至单侧椎动脉细小或缺如;二是椎动脉穿第6~1颈椎横突孔后枕骨大孔入颅,亦即走在一条活动度极大地性隧道中,50岁以后颈椎易发生退性变和成,如压低更易促发供不全;三是椎动脉极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长,动脉管腔逐渐变窄,流量渐减。要临床表现是急起的眩晕,常为首发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

预防

治疗以管石复位治疗为。该疗法的有效率为71%~92%。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明管石复位治疗的有效率为89%。针对受累不同的半规管分为两种复位法。

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④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Barbecue翻滚法(针对水平半规管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健侧扭转90°;②身体向健侧翻转,使面部朝下;③继续朝健侧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④坐起。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多数研究者的验是转动角度大、速度快、发出眼震则效果好。初次治疗无效者,可反复多做,效果亦好。传统的管石复位治疗要求患者在治疗后2天不能躺下,以避免石碎流回半规管。但近来也有报道在治疗后患者躺下也有与传统法相同的疗效。采用特殊的转椅缓慢转动可以避免治疗时发生眩晕。用震荡器震动乳突部,可使石碎从膜或管壁上落或崩裂,有助于碎转出半规管。有报道对管石复位治疗无效者Semont法锻炼,疗效与管石复位治疗相当,但此法患者常常难以接受。各种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半规管阻断术治疗。

预后:BPPV的预后良好。每年约有10%~15%的复发率,对管石复位治疗的反应仍好。少数患者可以自缓解,原因可能是迷路淋巴液中钙含量减少,使含钙的石逐渐融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