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筛窦泪囊瘘

泪囊炎黏液囊肿或化脓性囊肿都可以与筛窦沟通,筛窦泪囊瘘,当分泌物筛窦鼻腔排出,囊肿可缩小甚至消失,症状可减轻,有和鼻腔流手术一样的效果。(一)发病原因确切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泪囊炎常继发于邻近组织如结膜、鼻腔旁窦的炎症,或一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或梅毒等。原发于泪道系统者,原因不清楚。正常情况下,泪道黏膜完整,泪液流通畅,泪液有一定抗菌能力,泪囊并不容易发生炎症。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是下......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确切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泪囊炎常继发于邻近组织如结膜、鼻腔旁窦的炎症,或一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或梅毒等。原发于泪道系统者,原因不清楚。正常情况下,泪道黏膜完整,泪液流通畅,泪液有一定抗菌能力,泪囊并不容易发生炎症。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是下泪道阻塞所致的泪液潴留。始时并不是器质性阻塞,而是由于泪管黏膜暂时的充水肿,而膜性泪管居于,黏膜的管、淋巴管丰富,稍微肿胀即可造成阻塞,使泪囊容物潴留,易于细菌滋生,黏膜为细菌感染,炎症更促进充水肿成恶性环。若细菌毒力不强,泪囊持续慢性炎症,最终泪管固定性阻塞。每遇毒力强的细菌进入泪囊,即可起急性发作,多数感染来自邻近的鼻腔旁窦或泪囊周围组织。非特异性泪囊炎要细菌是肺炎链球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摩拉克菌,少数为绿脓杆菌或淋病双球菌。还有多种因素影响这个过程:

1.解剖因素 泪管的变异多,有的比较狭窄。特低平或面部狭窄者,其管径细小,黏膜稍有肿胀即可导致阻塞。发育时期泪管管道不全或黏膜皱褶成,管腔径会太小,黏膜肿胀可使之完全阻塞。

2.附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部的疾病如甲肥大或中隔偏均可导致泪管下端机械性阻塞;鼻腔的炎症如急性、神经性、增殖性或化脓性炎症等,感染既可直接扩至泪道,也可刺激黏膜肿胀泪管下端阻塞;萎缩性鼻炎,其黏膜萎缩,泪管下端扩大,感染可由此直接向上扩;擤时感染性分泌物更易进入泪管,而泪囊炎旁窦与泪囊有密切的解剖系,其炎症也是泪囊炎的重要原因,特筛窦。泪气化为筛薄如纸,甚至有陷窝相通,感染可由此直接扩到泪囊,也可通过泪囊周围丰富的管或淋巴管传播。由结膜感染向下扩至泪囊者较少,除非是某些浸润性疾病,如沙眼等。

3.全身性感染 如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结核等,可能是通过源性传播。

4.泪液分泌过多和泪液的滞留 可使泪囊张力减弱,同时又是慢性激惹,泪囊壁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炎

5.异物 如从泪小点进入的毛或从鼻腔进入泪管的异物亦可泪囊炎

(二)发病机

泪液的滞留继而起细菌感染,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局部多数发生非肿性炎症。而因结核、梅毒、麻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疾病多发生肿性炎症。

诊断

1.慢性泪囊炎 可分为卡他性泪囊炎黏液囊肿和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等几种。

(1)卡他性泪囊炎(catarrhal dacryocystitis):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结膜充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有时可部分通畅。

(2)黏液囊肿(mucocele):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积聚囊肿。在内眦韧带一有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一旦因为炎症上、下泪小管塞,囊肿将继续扩张,在皮下成相当大的略呈蓝色囊性肿块,但不与皮肤粘连。CT扫描显示泪囊区为一囊性占位病变,中低密度,因侧为结构病变多向眶突出(图1)。

(3)慢性化脓性泪囊炎(chronic suppurative dacryocystitis):是滞留在泪囊的分泌物积聚并细菌繁殖起泪囊壁炎症。分泌物初为黏液性,以后变成脓性,压迫泪囊区时有黄色黏稠脓液回流,且常排入结膜囊,成为感染源。慢性泪囊炎可由急性泪囊炎演变而来,也可以反复急性发作。慢性泪囊炎的囊壁由于慢性炎症而增厚,加之脓液积聚,囊壁扩张,成类似黏液囊肿的化脓性囊肿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结膜炎湿疹性睑缘炎。

以上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都不会自痊愈,且任何时候多有可能急性发作。无论黏液囊肿或化脓性囊肿多可以与筛窦沟通,筛窦泪囊瘘,当分泌物筛窦鼻腔排出,囊肿可缩小甚至消失,症状可减轻,有和鼻腔流手术一样的效果。

2.急性泪囊炎 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多为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也可以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

3.特殊型泪囊炎

(1)沙眼泪囊炎:原发性沙眼泪囊炎极少见。继发者是沙眼病变沿结膜泪小管而至泪囊。典型病变是泪道黏膜有沙眼性滤(有上皮细胞生长),泪囊黏膜上皮沙眼包涵体。沙眼患者的泪道阻塞的发生率高于非沙眼患者,其比例约为15∶4。由于阻塞和潴留更易导致混感染。溢泪和流脓等症状与一般慢性泪囊炎无异。由于沙眼病变常使泪小管阻塞和泪囊高度缩小,为除去病灶,以施泪囊摘除术和泪小管电凝术为宜。

(2)结核性泪囊炎:不常见,也因为没有常规进病理检查,使一些病例未能得到确诊。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年人,特多见于女性。原发性结核性泪囊炎少见,曾有病例报告全身无任何结核灶者。继发性结核感染多来源于鼻腔、皮肤、结膜及邻近组织,以鼻腔狼疮蔓延而来者最多。Caboche发现24例鼻腔结核中有13例累及泪道。临床表现除一般溢泪和流脓症状外,尚有前和颌下淋巴结肿大。黏膜增殖的泪囊壁可以产生干样坏死而成冷脓肿,病变向周围组织扩展,可以破坏邻近组织和皮肤,导致典型的结核性瘘管成。治疗上首先是全身抗结核和原发灶治疗,如果效果良好,据泪囊本身和周围组织的情况,选择泪囊摘除术或流术。

(3)梅毒泪囊炎梅毒性初疮和二期梅毒均极为罕见。三期梅毒较常见,在泪囊区成软性有波动的肿块,生长较快,波及泪囊周围组织,破溃溃疡或瘘管,破坏组织时致整个内眦部、眶侧及部下陷成一大的腔洞。先天性梅毒泪囊炎,多为双侧性,由部畸所致,特是鞍部畸,导致泪道阻塞而继发化脓性感染,多不是梅毒直接感染。治疗上进梅毒治疗,一般效果良好。全身治疗以后,对由于泪道阻塞起的化脓性泪囊炎,可非特异性泪囊炎的原则治疗。

(4)其他感染:如麻白喉可以从鼻腔等延至泪囊而起相应的泪囊炎。各种真菌性泪囊炎也可以发生。寄生虫如蛔虫,可以鼻腔进入泪囊;蝇蛆也可以从鼻腔或结膜囊进入泪囊而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的诊断,只要有泪溢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回流,其诊断是容易的。回流物少时则难以与单纯泪道狭窄相区。单侧顽固性结膜炎应当疑有慢性泪囊炎

鉴别

黏液囊肿应与肿、结核、梅毒等相鉴,影像检查(CT、MRI)、手术探查和活体组织检查可鉴内眦部的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一般较表浅,且泪道通畅。筛窦额窦囊肿位置多在内眦韧带,X线、CT、MRI和部检查可明确诊断。

预防

及时去除泪道梗阻,保持泪道畅通。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中华胡枝子

下一篇 中华绣线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