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川乌
生理特性
产地
入药部位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辛、苦,性热。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1、《金匮要略》: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亦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麻黄、芍药、黄芪各150克,甘草150克 (炙)川乌五枚(口父咀 以蜜二升煎取一升 即出乌头)。上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2、《太平圣惠方》:治风痹荣卫不行, 四肢疼痛:川乌头100克(去皮切碎 以大豆同炒候豆汁出即住),干蝎25克(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酽醋一中盏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 以温酒下七丸。
3、《普济方》乌术丸:治风寒湿痹挛痛不能步握:五灵脂、川乌(炮 去皮、脐)、苍术(薄切酒浸 干)各100克,自然铜(烧熟)50克。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 温酒下渐加丸数,服之病除。
4、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川乌头(生) 去皮、尖为末 用香熟白米半碗药末20克 同用慢火熬熟稀薄不要稠 下姜汁一茶脚许蜜三大匙 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 更入薏苡仁末10克增米作一中碗。(《普济本事方》川乌粥法)
5、《太平惠民和剂 》活络丹:治丈夫元脏气虚,妇人睥血久冷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挛拳或发赤肿,行步艰辛腰腿沉重,脚心吊痛及上冲腹胁膨胀,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冲心闷乱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 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茶下亦得。
6、《太平圣惠方》:治风腰脚冷痹疼痛:宜用贴焙,川乌头三分(去皮、脐 生用)。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于故帛上敷之,须臾痛止。
7、《太平惠民和剂 》四丸:治左瘫右痪,口眼喁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川乌头(去皮、尖)、五灵脂(去石)、当归、骨碎补各等分,上为细末,用无灰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渐加至十九至十五丸温酒下。
用法用量
禁忌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