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总状绿绒蒿

科绿绒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45厘米,全株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6-7月蓝紫色或深蓝色。生于海拔3300-5300米的草坡或坡上。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 用途:全草消炎,止骨痛,治头痛骨折一年生草本,高20-50 厘米,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主根 ,长达20厘米,上部粗0.5-1.5厘米,向下渐狭。,不分枝,有时混生基生......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50 厘米,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主根 ,长达20厘米,上部粗0.5-1.5厘米,向下渐狭。,不分枝,有时混生基生花葶,近基部粗0.5-1厘米,基部盖以光滑、宿存的叶基。基生披针、倒披针或稀狭卵形、条,长5-20厘米,宽0.7-4.2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基部,边缘全缘波状,稀具不规则的粗锯齿,两面绿色,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或紧贴的刺毛,有时刺毛基部呈紫色中脉面隆起,侧脉在两面均明显,叶脉延伸至翅,叶柄长3-8厘米;下部同基生,上部披针,有时条,长3-17厘米,宽0.6-3厘米,全缘,两面被刺毛,具短柄、近无柄至最上部者无柄。生于上部(约1/3),最上部苞片,有时也生于基生腋的花葶上;花梗长2-5厘米。花芽卵形,直径约1厘米; 萼片卵形,外面被刺毛;花瓣5-8,倒卵状长,长2-3厘米,宽1-2厘米,天蓝色或蓝紫色,有时红色,无毛;丝丝状,长约1厘米,紫色花药黄色;子房卵形,长5-8毫米,密被刺毛,花柱,长2-4毫米,具棱,无毛,柱头,长1-2毫米。蒴果卵形或长卵形, 长0.5-2厘米,粗0.4-1.2厘米,密被刺毛,4-6瓣自裂至全长的1/3;果梗长1-15厘米,被刺毛;宿存花柱长0.7-1厘米,粗达2毫米。种子,长1-2毫米,种皮具窗格状网纹。果期5-11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000-4600(-4900)米的草坡、石坡,有时生于林下。

地理分布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西北部、西藏青海南部和东部、甘肃南部。

药用价值

【中药总状绿绒蒿

【药材基源】为 罂粟植物总状绿绒蒿的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涩;清热解毒;止痛。

治】

⑴《中华本草》:用于肺炎;传染性炎;风热头痛;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

⑵《中国植物志》:西藏用全草消炎、止骨痛、治头伤、骨折云南入药,治气虚下陷、浮肿、肛、久痢、哮喘;青海入药,治痛、腿痛。

【用法用量】服:研末,1-1.5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凝视麻痹

下一篇 年轻人的眼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