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掌叶半夏

掌叶半夏 半夏(拉丁: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大三步跳、半夏子、虎掌等,是天南星半夏植物半夏块茎1-3或更多,叶柄淡绿色,裂6-11,披针花序柄长20-50厘米,直立,佛焰苞淡绿色,管部长浆果绿色至黄白色期6-7月,果9-11月成熟。是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海拔1000米以下,生长在林下、......
目录

形态特征

掌叶半夏半夏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类似半夏,但较大,径约4厘米。叶柄纤细柔弱,淡绿色,长45~65厘米;叶片掌状分裂,小9~11肉穗花序生,花序柄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佛焰苞淡绿色,披针,下部筒状,长,先端锐尖,长8~14厘米: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端,雄蕊密集成筒状,长约6毫米,有香蕉雌花着生在花序下部,贴生于苞片上,长约1.5厘米;花序先端附属物线状,长约9厘米,稍弯浆果绿色,长4~5毫米,径2~3毫米,种子1粒。期6~7月。

生长环境

野生于山坡、田野阴湿处。

【最低海拔】:600米

【最高海拔】:10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河北和长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主要价值

【异】:独脚莲、独角莲(《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天南星植物半夏块茎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辛,性平,有毒。”

【功用治】:

①《南京民间药草》:“治肿毒。”

②《广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肿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或研末调

【药用部位】:块茎

【药用功能】:止呕,化痰,消肿,止痛。(《南京民间药草》)

采集

6~7月挖取块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放入筐,浸于水中,搅拌搓去外皮后,晒干或干,干后再用硫黄熏之,使色变白。

性状

药材块茎近球,直径3~4厘米,外皮粗糙,褐色,有时尚留有已枯叶柄的基部。剥去外皮为类白色而呈粉状,上部有细凹点,与半夏在外上很难区,但一般形体比较大。

本品在江苏、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作半夏使用。两者的区,详“半夏”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两眼上视障碍

下一篇 菱形-现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