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眶上裂位于眼眶视
神经的外侧,在眶上壁与眶外壁的交界处,由蝶
骨大小翼组成。由此使中颅窝与眼眶相沟通。眶上裂的后端与眶下裂相汇
合。第Ⅲ、Ⅳ、Ⅵ
脑神经及第Ⅴ
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
脉、
脑膜中
动脉的眶支和交感
神经等穿过此裂。凡肯眶
内或眶
内有病变累及此眶上裂便可出现
眶上裂综合征。
病因至今不完全了解。但有下列各种原因。(1)眶
内非特殊性炎症波及眶上裂或炎性的
肉芽肿
组织压迫眶上裂。继发于眼外
肌手术或
副鼻窦炎症的眼......
病因
病因至今不完全了解。但有下列各种原因。
(1)眶内非特殊性炎症波及眶上裂或炎性的肉芽肿组织压迫眶上裂。继发于眼外肌手术或副鼻窦炎症的眼眶软组织炎波及至眶上裂脑膜、海绵窦,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波及至眶上裂。
(2)眼内或颅内肿瘤波及眶上裂,如错钩瘤。
(2)外伤性颧骨骨折、水肿和出血压迫眶上裂。
临床表现
(1)病变同侧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麻痹而出现全眼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各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和调节反应消失。因动眼神经进入眶上裂时分为上、下两支,故有时仅出现部分眼肌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发生较早,可能为本征不同于海绵窦综合征的一个特点。
(2)同侧三叉神经眼支受损,其支配区域出现疼痛、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
(3)因静脉受压致眶部球后水肿,可出现同侧眼球轻度突出。
(4)与三叉神经眼支一同经眶上裂入眶的眼交感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同侧Horner综合征。
(5)X线摄片可见眶上裂骨质破坏或增生, CT或MRI检查有助于肿瘤的诊断。
诊断
诊断依据:
①眼眶X光摄片注意眶上裂有无变狭或硬化或破坏;
②B超检查,必要时CT检查除外眶上裂处有眶内占位性病变;
③请耳鼻喉医师会诊除外副鼻窦炎;
④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史。
鉴别诊断
其他疼痛性眼肌麻痹而有类似眶上裂综合征表现疾病,如转移性眶内肿瘤,广泛性鼻部肿物,全身性血管炎必须除外,根据X光摄片及血化等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治疗
(一)手术 如为肿瘤应根据眶内或颅内的位置、大小等具体病情决定手术与否。
(二)抗感染 如无占位性病变应考虑为炎症,查病灶,找病因。如查出病因应按病因治疗同时可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及磺胺制剂。
(三)激素 口服强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