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珊瑚树

珊瑚树 珊瑚树(拉丁: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早禾树、法国冬青、高栌树等,属于五福荚蒾植物珊瑚树分布于朝鲜南部、日本和中国,高10米左右,树冠倒卵形干挺直,树皮褐色,具有皮孔对生,表面暗绿色,常年苍翠欲滴,倒卵状,很少倒卵形,长7-13厘米,端钝或急狭而钝头,基部宽楔形,边缘常有较规则的波状浅钝锯齿侧脉6-8对......
目录

物种起源

因其具有芳香,核果由绿变红,宛如海底红色珊瑚,因而得珊瑚树”。

形态特征

珊瑚树珊瑚树(原变种),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15 米;灰色或灰褐色,有凸起的小皮孔,无毛或有时稍被褐色簇状毛。冬有1-2对卵状披针鳞片革质,状倒卵形至倒卵形,有时近,长7-20厘米,端短尖至渐尖而钝头,有时钝形至近,基部宽楔形,稀,边缘上部有不规则浅波状齿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两面无毛或生簇状微毛,下面有时暗红色微腺点,腋常有集聚簇状毛和蹼状小孔,侧脉5-6对,弧,近缘前互相网结,连同中脉下面凸起而显著;叶柄长1-2 (-3) 厘米,无毛或被簇状微毛。花序生或生于侧生短枝上,宽尖塔,长 (3.5-) 6-13.5厘米,宽 (3-) 4.5-6厘米,无毛或生簇状毛,总花梗长可达10厘米,扁,有淡黄色小状突起;苞片长不足1厘米,宽不及2毫米;芳香,通常生于序轴的第二至第三级分枝上,无梗或有短梗;萼筒筒状钟,长2-2.5毫米,无毛,萼檐碟状,齿宽三角花冠白色,后变黄白色,有时微红,辐状,直径约7毫米,筒长约2毫米,裂反折,卵形,长2-3毫米;雄蕊略超出花冠花药黄色,长近2毫米;柱头头状,不高出萼齿果实红色后变黑色,卵或卵状,长约8毫米,直径5-6毫米;核卵状,浑,长约7毫米,直径约4毫米,有1条深沟。期4-5月(有时不定期),果熟期7-9月。

生长习性

珊瑚树珊瑚树喜温暖、稍耐,喜光稍耐阴。在潮湿、肥沃的中性土壤生长迅速旺盛,也能适应酸性或微碱性土壤根系发达、萌性强,耐修剪,对有毒体抗性强。生于海拔200-1300米的山谷密林中溪涧旁荫处、疏林中向阳地或平地灌丛中,也常有栽培珊瑚树喜温暖、稍耐,喜光稍耐阴。在潮湿、肥沃的中性土壤生长迅速旺盛,也能适应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东部、缅甸北部、泰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和广西。

珊瑚树珊瑚树产于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和广西。生于山谷密林中溪涧旁荫处、疏林中向阳地或平地灌丛中,海拔200-1300米。也常有栽培印度东部、缅甸北部、泰国越南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种植

珊瑚树繁殖要靠扦插或播种繁殖

扦插

全年均可进,以春、秋两季为好,生快、成活率高;法是选健壮、挺拔的,在5-6月剪取成熟、长15-20厘米的条,插于苗床或沙床,插后20-30天生;秋季移栽入苗圃。

随插随将苗床喷透水。扦插后第1周每天喷水5-6次,每次喷水10分钟,第2周每天喷水3-4次,第3、4周后据天情况适当增减每天喷水次数,使床湿度保持在90%以上,基质温度保持在20-25℃,温保持在25-30℃,扦插初期用0.1%的退菌特液喷雾2次,以防烂,覆盖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以减少日照直射,避免床面温度过高。

播种

8月采种,秋播或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30-40天即可发生长成幼苗。在每年3-4月,将挖起的小苗带宿土移植,大苗需带土球移植,必须随起苗随移植,移植后必须浇足、浇透水。如遇干旱年份,必须常浇水,以确保成活,成活后可追肥1-2次,促进苗木生长。此外,还应抓好每年的整修剪,可据绿墙、绿篱、绿门、绿廊等要求进修剪。盆栽珊瑚,可将育成的幼苗移栽入盆缸之,然后进浇水、追肥、修剪、整等日常管理工作。

栽培技术

栽前准备

珊瑚树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向阳、交通便捷、排灌便的地段,沟路渠电配套设施齐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微酸至微碱性(pH6.5~7.5)的沙壤或壤土,地下水位要在1.5m以下的地

土壤耕作处理

1、整地

圃地在育苗前要做到细致整地,深耕细整,清除杂草、树,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保持土壤水分,为苗木生长创造环境。冬闲地要三耕三耙,深度达25~30cm,春耕地要两耕两耙,耕翻深度20cm为宜。

2、土壤改良与处理

(1)土壤改良:瘠薄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机肥,偏酸性土壤适当施石灰草木灰粉,偏碱性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偏粘性土壤要掺砂壤土,偏砂土壤要增加烧土。‘

珊瑚树(2)土壤处理:育苗前土壤要进消毒和灭虫处理,杀菌可用硫酸亚300~450kg/hm2,于插前20d施入或用代森锌22.5~30kg/hm2,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灭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kg/hm2,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

3、施足基肥

作床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0~30000kg/hm2,或施腐熟饼肥1500~2250kg/hm2,磷肥或复肥375~750kg/hm2,结耕翻施入耕作层。

4、作床

苗床规格据管理要求和圜地情况而定,一般苗床宽100~120cm,床高20~30cm,走道宽45~50cm,苗床长视情况而定,一般10~20m。作床以东西向为好,床面平整,中央高于两侧,以免局部积水。

5、除草

珊瑚树床作好后在土壤表面(床及走道)喷禾耐斯1125~1350mg/hm2,杀灭杂草种子。喷洒前后土壤宜保持湿润,以确保药效。施药后如下雨注意排水以免发生药害。

栽培

珊瑚树繁殖要靠扦插或播种繁殖

扦插

珊瑚树全年均可进,以春、秋两季为好,生快、成活率高;法是选健壮、挺拔的,在5~6月剪取成熟、长15~20cm的条,插于苗床或沙床,插后20~30d生;秋季移栽入苗圃。

随插随将苗床喷透水。扦插后第1周每天喷水5~6次,每次喷水10min,第2周每天喷水3~4次,第3、4周后据天情况适当增减每天喷水次数,使床湿度保持在90%以上,基质温度保持在20~25℃,温保持在25~30℃,扦插初期用0.1%的退菌特液喷雾2次,以防烂,覆盖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以减少日照直射,避免床面温度过高。

播种

8月采种,秋播或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30~40d即可发生长成幼苗。

移植

珊瑚树在每年3~4月,将挖起的小苗带宿土移植,大苗需带土球移植,必须随起苗随移植,移植后必须浇足、浇透水。如遇干旱年份,必须常浇水,以确保成活,成活后可追肥1~2次,促进苗木生长。此外,还应抓好每年的整修剪,可据绿墙、绿篱、绿门、绿廊等要求进修剪。盆栽珊瑚,可将育成的幼苗移栽人盆缸之,然后进浇水、追肥、修剪、整等日常管理工作。

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向阳、交通便捷、排灌便的地段,沟路渠电配套设施齐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微酸至微碱性(pH6.5-7.5)的沙壤或壤土,地下水位要在1.5米以下的地

土壤处理

整地

圃地在育苗前要做到细致整地,深耕细整,清除杂草、树,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保持土壤水分,为苗木生长创造环境。冬闲地要三耕三耙,深度达25-30厘米,春耕地要两耕两耙,耕翻深度20厘米为宜。

土壤改良与处理

土壤改良:瘠薄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机肥,偏酸性土壤适当施石灰草木灰粉,偏碱性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偏粘性土壤要掺砂壤土,偏砂土壤要增加烧土。

土壤处理:育苗前土壤要进消毒和灭虫处理,杀菌可用硫酸亚300-450千克/公顷,于插前20天施入或用代森锌22.5-30千克/公顷,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灭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千克/公顷,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

施足基肥

作床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0-30000千克/公顷,或施腐熟饼肥1500-2250千克/公顷,磷肥或复肥375-750千克/公顷,结耕翻施入耕作层。

作床

苗床规格据管理要求和圜地情况而定,一般苗床宽100-120厘米,床高20-30厘米,走道宽45-50厘米,苗床长视情况而定,一般10-20米。作床以东西向为好,床面平整,中央高于两侧,以免局部积水。

除草

床作好后在土壤表面(床及走道)喷禾耐斯1125-1350毫克/公顷,杀灭杂草种子。喷洒前后土壤宜保持湿润,以确保药效。施药后如下雨注意排水以免发生药害。

分级

移植前苗木应挑选分级,剔除机械损伤、病虫危害及发育不健全的植株

移植

一般选春季萌时裸移植,或长出3-5时移植,冬天地面冻结或酷热的夏天不宜移植,夏插在翌年春分至清明期间移植成活率高。秋插在翌年4月下旬移植成活率高。

栽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培养株高1米左右的苗栽植密度为120000-150000株/公顷,株高1.5米左右的苗栽植密度为75000-105000株/公顷,株高2米以上的苗栽植密度在75000株/公顷以下。培养大苗可再次移植,提高出圃率。

管理养护

灌溉

珊瑚树生长旺盛,吸水量大,宜选肥沃、湿润的土壤栽培,初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土壤或天状况适当浇水或灌溉。灌溉应据当地候、立地条件、墒情及苗木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可采用浇、喷、灌沟水等办法,宜早晚进。苗木生长前期4~5月要少量多次,速生期6~8月一次性浇透,苗木生长后期要控制灌溉,除特殊干旱外,一般不灌。

除草松土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损伤苗木的原则,保持苗圃地元杂草,人工除草在下雨或浇灌晾干后进。积极推广化除草,走道可用农达或草甘膦,但要防止喷洒到苗木。禾本科杂草早期草嫩,可使用盖草能或禾草克,初次使用除草,应先试验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结除草进松土,每年4~6次,松土由浅到深,苗附近、株5间浅些,间深些。

施肥

雨季可深施复肥约750kg/hm2、尿素约300kg/hm2。以后每年5~8月可施入尿素数次,水肥供应充足,生长旺盛。

修剪

珊瑚树珊瑚树萌蘖性强,能自然树冠,且下不易枯死,一般可不修剪。如作绿篱,则在春季发前和生长修剪2~3次。

病虫防治

病害

珊瑚树腐病、黑腐病可用10%抗菌401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或灌浇防治,腐病、斑病和角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600倍液喷洒防治。

虫害

珊瑚树要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要有蚧类和刺蛾类,如履蚧、吹绵蚧、康氏粉蚧、扁刺蛾等。

1、人工防治

冬季或早春结修剪,剪去有虫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基数。对个条或叶片上的蚧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用毛笔等物蘸煤油涂杀。刺蛾类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2、药物防治

蚧类在初龄虫孵化期(每年2~4月),可用触杀喷杀,如2.5%溴氰菊酯(敌杀死)3000~5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3000倍液等,隔7~8d再喷洒1次,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虫固定寄生泌蜡危害期(每年2~4月),要选用刮皮涂干或施、浇灌的法防治,常用药为50%锌硫磷乳油5~10倍。刺蛾幼虫抗药力弱,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50%锌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也可用甲菊酯类农药5000倍液喷洒。红蜘蛛可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蝉、介壳虫可用5%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

种类介绍

珊瑚树日本珊瑚树(变种)Viburnum odoratissimum var. awabuki (K. Koch)Zabel ex Rumpl.

倒卵状,很少倒卵形,长7-13 (-16) 厘米,端钝或急狭而钝头,基部宽楔形,边缘常有较规则的波状浅钝锯齿侧脉6-8对。花序通常生于具两对的幼技,长9-15厘米,直径8-13厘米;花冠筒长3.5-4毫米,裂长2-3毫米;花柱较细,长约1毫米,柱头常高出萼齿。果核通常倒卵至倒卵状,长6-7毫米。其它性状同珊瑚树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浙江(普陀、舟山)和台湾。长江下流各地常见栽培日本和朝鲜南部也有分布。

是一种很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因对煤烟和有毒体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尤其适于城市作绿篱或园景丛植。

云南珊瑚树(变种)Viburnum odoratissimum var. sessiliflorum (Geddes)Fukuoka

日本珊瑚树 var. awabuki 近似,但苞片较大,长达2厘米,宽达5毫米,果实较大,核卵状,长约9毫米。

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生于密林或林缘灌丛中,海拔900-1600米。分布于缅甸泰国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珊瑚树茂,遮效果好,又耐修剪,因此在绿化中被广泛应用,红果珊瑚、绚丽可爱。珊

珊瑚树果实

珊瑚树瑚树在规则式园中常整修为绿墙、绿门、绿廊,在自然式园林中多孤植、丛植装饰墙角,用于隐遮挡。沿园界墙中遍植珊瑚树,以其自然生态体代替装饰砖石、土等构筑起来的呆滞景,可产生“园墙隐约于萝间”的效果,不但在观赏上显得自然活泼,而且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此外,因珊瑚树有较强的抗毒气功能,可用来吸收大气中的有毒体。

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为:适应性强,寿命长,病虫害少,对烟尘、害抗性较强,萌生性强,耐修剪整,可控制其生长;树身清洁,无棘刺,无污染等。珊瑚树良好的生物及观赏特性,符道路绿化的要求。特是具有抗烟雾、防风固尘、减少噪声的作用,能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在景园游步小道可做成绿篱组织人流。珊瑚树面积指数较矮化紫薇等高出10倍以上,葱绿逗人,造型稳定可塑,遮光挡阳严密,能净化灰尘尾,常用作城市交通道路或高速公路隔离带绿化。在用于道路绿化时也常被修剪成各种造型,成一道道美丽的景。

公共绿地

珊瑚树珊瑚树在公共绿地中应用广泛。作为障景,如珊瑚树石楠在一起修剪成高篱,可布置于公园或景区的垃圾堆或厕所前面“障丑显美”;布置在景园办公区、职工活动区与游人活动的景区中间,避免游人进入或打扰,成屏障;与其他乔、灌、地被植物植来界定院的边界,使之与商业街、停车场、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等分,提升院的舒适度和温馨感,如澳大利亚堪培拉市的建筑院使用珊瑚树、桉树、合欢树等植物墙屏障,异常美观;可作为某些建筑小品、雕塑景观的景;或者是修剪成各种造型的矮篱,用以限制人的为或组织人流;也可作建筑基础栽植或丛植装饰墙角。

工矿企业绿化

珊瑚树不仅有较强的吸收多种有害体的能力,而且对烟尘、粉尘的吸附作用也很明显,据测定,珊瑚树每年的滞尘量为4.16t/hm2,远大于大黄杨夹竹等常绿植物。此外,由于珊瑚树质肥厚多水,含树脂较少,不易燃烧,可以作为工矿企业厂房之间的防隔离带,是前工矿企业绿化的理想树种。

药用价值

珊瑚树树皮沙糖木):辛,凉。有清热祛湿,通拔毒之功用。 用于感冒,跌打损伤,骨折

成分

珊瑚树要含有二萜、三萜、黄酮、倍半萜、木脂素及香豆素苷等类化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