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朱砂藤

朱砂藤一种生长在沟边灌丛中, 灌丛中, 灌木林中, 河谷灌丛中, 路边, 路边灌丛, 山谷水边, 山坡, 山坡灌丛, 山坡疏林中, 疏林中 , 水边, 向阳草丛的现前未有人工种植的医药用途的植物托腰散(《四川常用草药》),隔山消(《贵州草药录》),朱砂莲、野红芋藤(《新华本草纲要》)。为萝摩科白前植物朱砂藤朱砂藤 Cynanchum Officinale(HemsL) Tsian......
目录

异名

托腰散(《四川常用草药》),隔山消(《贵州草药录》),朱砂莲、野红芋藤(《新华本草纲要》)。

基原

为萝摩科白前植物朱砂藤

原植物

朱砂藤 Cynanchum Officinale(HemsL) Tsiang et Zhang[Pentatropis officinalis Hemsl] 又:湖北白前(《种子植物称》)。

藤状灌木主根柱状,单生或自部起2分叉,干后暗褐色;嫩具单列毛。对生,薄纸质,无毛或面具微毛,卵形或卵状长,长5-12厘米,基部宽3-7.5厘米,向端部渐尖,基部叶柄长2-6厘米。聚伞花序腋生,长3-8厘米,着约10朵;萼裂外面具微毛,花萼面基部具腺体5枚;花冠淡绿色或白色花冠肉质,深5裂,裂卵形面中部具1花粉块每室1个,长,下垂;子房无毛,柱头略为隆起,端2裂。蓇葖通常仅1枚发育,向端部渐尖,基部狭楔形,长达11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卵形端略呈截形;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期5-8月,果期7-10月。

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在北纬25-35°之间。生长于海拔1300-2800米的山坡、路边或水边或灌木丛中及疏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采收加工

9~12月采,晒干。

药性

四川常用草药》:“性温,味苦,有小毒。”

功用主治

湿理气止痛。湿痹痛,痛,脘痛,跌打损伤。

1.《四川常用草药》:“能理气止痛,强筋,赊湿,明。治痛,腹痛胀痛,跌打损伤,有强壮之功。”

2.《广西民族药简编》:“治十二指肠溃疡,产妇缺乳。”

用法用量

服:汤,3~6g。

宜忌

《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食物。”

【来源】 萝藦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ropis officinalis Hemsl.],以 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苦,温。有小毒

【功效与作用】 理气,止痛,强筋,除湿,明痛, 腹痛痛,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 《 全国草药汇编》

功能用途

可药用,作补虚镇痛,治癫癎、狂犬病毒蛇咬伤等。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有毒,的毒性较大。中毒症状与青阳参相似。小腔注射的氯仿提取物1000mg/k9,出现共济失调头部震颤,随即瘫痪阵挛惊厥、死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角膜异物

下一篇 角膜灼伤刮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