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晶状体膨胀增大

病人在内障发展过程中,因晶状体吸收过多的水分而膨胀,使晶状体体积增大,阻碍房水畅通,导致限压升高,病人可出现眼部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医上称之为晶状体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肿胀内障所致青光眼是指老年性内障的膨胀期或晶状体外伤后混浊肿胀时发生的青光眼。(一)发病原因因晶状体发生内障进入膨胀期体积增大所致。内障可以是年龄相性的,也可以是眼球顿挫伤......
目录

原因

(一)发病原因

晶状体发生内障进入膨胀期体积增大所致。内障可以是年龄相性的,也可以是眼球顿挫伤或穿透伤之后起的外伤内障

(二)发病机

由于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前后径增大,使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房角变窄以至。另一面由于晶状体前移,加重了生理性瞳孔阻滞,导致后房压力高于前房,把膨隆的周边部虹膜向前推,使周边部虹膜紧贴于小梁面,发生房角阻滞眼压升高

检查

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急性角型青光眼内障极其相似。眼压升高,球结膜混性充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大。虹膜角膜角镜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的房角。如病程时间长,眼压高,可发生永久性的房角粘连。在老年性内障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时多为单眼发病,有长期视力减退病史,晶状体混浊及有水裂现象等特点。两眼的前房深度、房角宽度不对称,以及对侧眼的角型青光眼激发试验为阴性等。在外伤晶状体囊膜破裂,吸收房水发生混浊肿胀。发生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时,双眼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亦有明显差异。

外伤晶状体肿胀所致青光眼有明显外伤史,并出现内障。老年性内障膨胀期首先出现的症状为视力下降并诊断为内障,渐渐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症状眼压升高,既往无青光眼发作史。临床检查可发现球结膜混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大,晶状体混浊肿胀,处于未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眼压高,一般高于30mmHg(4.0kPa)。

鉴别诊断

晶状体膨胀增大的鉴诊断:

1、晶状体突出:晶状体突出是近视症状之一。

2、晶状体位或半位:晶体依靠悬韧带状体相连接,悬吊在房水中。由于外伤或手术造成悬韧带断裂,先天性悬韧带发育不完全或因眼病变而导致悬韧带溶解均可晶状体位置改变,此时称作晶体位或半位。

缓解方法

应首先使用药物治疗降低眼压。缩瞳使瞳孔缩小后,眼压即可得到控制。缩瞳可增加虹膜的张力,将虹膜拉向中央区,避免或减少虹膜周边部前粘连,为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创造良好的条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在使用缩瞳后加重瞳孔阻滞,晶状体肿胀使虹膜隔前移,前房更浅。对这种病例应尽可能使用其他降眼压药物降低眼压。可同时使用beta;受体阻滞药,如噻吗洛尔、贝他等药物局部点眼。严重病例可并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及高渗,以便进一步降低眼压。本病本治疗原则是在眼压得到控制后进手术治疗。

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后48h,再进手术的效果较好。在此期间,眼部管舒缩反应基本恢复正常,眼球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术后反应较轻。

肿胀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应晶状体混浊程度、病程长短、眼压控制情况、虹膜角膜角的改变以及对视力的要求等,分采用虹膜周边部切除术,内障摘除术或内障青光眼手术,也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如果晶状体己完全混浊或接近完全混浊,则应在房角未发生器质性锁以前进内障摘除术,同时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如果病程较长,房角有广泛虹膜周边前粘连,可进内障摘除联滤过性手术,或再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如果晶状体未完全混浊,尚有一定视力,可作虹膜周边切除或激光虹膜切除术。但有的病例,在虹膜切除术后仍有可能因肿胀晶状体阻塞虹膜而使手术失败,因而术后仍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必要时再使用缩瞳药或进其他手术治疗。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角膜混浊

下一篇 睑内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