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
行为危害
损伤鼻毛,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鼻毛是灰尘进入人体内的最后一道屏障,它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病原体,从而防止灰尘和病原体随着呼吸运动进入呼吸道、肺部等,引发呼吸道感染疾病。挖鼻屎会致使鼻毛受损变少,这会降低人体抵抗力,增高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风险,另外,还会诱使毛囊发炎。
鼻腔黏膜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频繁、用力用手抠、挖鼻屎,很容易使其受损,严重时会导致出血。
经常挖鼻孔会让鼻腔变得敏感,这会增加病菌感染风险,导致我们出现频繁打喷嚏、过敏等现象。如果没洗手就挖鼻孔,手上带有细菌,那么感染风险会更大。
感染颅脑,危及生命
鼻腔旁有一条叫做面静脉的血管通过,向上便是内眦静脉,其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我们的手指指甲缝里通常携带着大量细菌,一旦刮伤鼻腔导致鼻腔粘膜受损,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感染很可能会逆行至海绵窦,诱发颅内感染,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经常挖鼻屎,手指会刺激鼻前庭部的皮肤,这容易引发慢性鼻前庭炎、鼻腔毛囊感染等,导致鼻屎越来越多,从而陷入挖鼻屎的恶性循环中。
科学研究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教授斯科特纳珀在他的最新研究中,通过一场有数千人参与的科学实验,证实了挖鼻孔可以激活大脑。抠鼻孔最大的益处在于由于鼻子内含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因此用手指按摩鼻内黏膜时可产生刺激大脑的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喜欢抠鼻子的人会比那些在社会舆论压力下不敢抠鼻子的人更聪明。
斯科特纳珀教还强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抠自己鼻子的人。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平均抠鼻子四次。也就是说出于某种原因,抠鼻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个习惯,既是必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人们不需要因为抠鼻子而有任何心理负担,人们对抠鼻子的自然需求也不是人工鼻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的。
发明创造
日本人为了解决人们关于抠鼻子的尴尬难题,发明了人工鼻以满足人们的抠鼻欲望。根据该人工鼻的开发商介绍,他们发明的人工鼻适用于所有忍不住想把手指伸进自己鼻孔的人。这样一来,人们既能满足自己的抠鼻欲望,又没有真正不雅观地把手伸进鼻孔。
但科学家们却对日本这项新颖的发明提出了质疑,认为尽管人工鼻单纯地满足了人们的抠鼻愿望,但由于抠的不是自己的鼻子,因此鼻子在没有手指的有益按摩下,产生不了刺激大脑的效用。
卫生问题
大家知道,人的手指甲缝中,经常有许多污垢,其间的病菌更是不计其数;指甲坚硬而锋利,抠鼻时,稍不小心就会损伤鼻前庭的皮肤或粘膜,造成出血,并将细菌直接引入伤口,引起鼻疖再反复揉搓,抠挖,可造成细菌扩散,甚至引起海绵窒血栓性静脉炎,最终危及生命。反复 掏鼻孔,使鼻前庭皮肤反复受损,反复修复,局部皮肤增厚,结咖,十分难受,甚至会有皮肤、粘膜恶变的可能。可见抠鼻孔的危害性不可轻视。
鼻毛对吸入空气起着滤过清洁的作用,若拔除鼻毛,无疑是将鼻子的防卫自动解除,其结果是细菌、有害尘埃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此外,拔除鼻毛后,毛囊受损,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鼻疖发生。
很多人抠鼻孔或拔鼻毛,是由于鼻内有干燥、烧灼或瘙痒感所致。虽然从道理上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但在不知不觉中,又忍不住会有这种 行为,因此,对于各种鼻病造成的鼻内不适感应及时处理。如减少鼻腔分泌物的刺激,以预防鼻前庭炎积极治疗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原发病;鼻内干燥或发痒时,应滴用消炎、止痒且具有清凉感的药膏,并适量服用维生素A、B、C等。坚持定期用生理盐水洗鼻子能有效清除鼻腔的脏物,配合洁必康洗鼻器,消除鼻痒的。当想要抠鼻孔或拔鼻毛时,应加以克制。只要坚持,这种不良习惯就可以渐渐克服掉了。
健康知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