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叶芦
简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sanolaena maxima (Roxb. ) Kuntze.[Agrostis maxima Roxb.]
中药化学成分:本品叶含铁、锰、铜、锌、镍、硅、钙、镁、钾等无机元素。
功效:清热截疟;止咳平喘
形态特征
多年生,杆高1-3米,不分枝。叶片宽披针形,宽3-7厘米,基部心形,具细小横脉。圆锥花序大而柔软,长30-60厘米;分枝多,纤细;小穗微小,长为小穗1/5-1/4,顶端钝,透明膜质;第一小花仅存外稃,1脉;第二小花两性,外稃具3脉,边缘疏生柔毛,成熟后此毛广开展,基盘短而无毛;小穗柄短而具关节,小穗成熟时即自关节处整个脱落。
棕叶芦,别称“莽草”“棕叶草”“大棕叶芦”。禾本科,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3米。秆直立,粗壮,不分枝。叶片扁平,广披针形,长达40厘米,一般宽4---8厘米,圆锥花序大而矛软;小穗淡黄色。长年生长在荒山野岭,山脚路边,耐瘠耐高温,在亚热带地区随处可见,常簇生成丛,一兜可长工数十支。在肥松地带其叶子可达50厘米,宽12厘米,是一种野生粗长禾本科植物,其味清香,人们常以其叶裹粽,故俗称粽叶,内含营养尚未查明。
分布
经济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