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棕竹根

棕竹根,中药。为棕榈植物棕竹,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具有祛湿,收敛止之功效。常用于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 Prote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 proto Ph)。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棕竹,丛生灌木,高2-3m。,有,直 径2-3cm,上部被以褐色、网状粗纤维质的......
目录

中药成分

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 Prote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 proto Ph)。

主治

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

原形态

棕竹,丛生灌木,高2-3m。,有,直 径2-3cm,上部被以褐色、网状粗纤维质的叶鞘互生;叶柄长8-20cm,初被秕糠状毛,稍扁平,横切面呈掌状深裂,裂4-10,不均等,具2-5条肋,在基部1-4cm处连,长20-30cm或更长,宽1.5-5cm,阔线形或线状,先端阔,有不规则齿缺,边缘和上有褐色小锐齿,横多而明显。肉花序,长达30cm,多分枝,佛焰苞管状,2-3枚,生于总花梗花序轴上,膜质,密被褐色弯卷绒毛。雌雄异株雄花较小,花萼长1.5mm,裂卵形花冠卵形,质厚,长1mm;雄蕊6;雌花较大,卵状球浆果,直径8-10mm。种子位于种脊的对面近基部。期6-7月。

采收储藏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

药用

功效分类:祛湿药;收敛

性味:味甘;涩;性平

用法用量:服:汤,9-20g,鲜品可用至90g。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鼻咽异物

下一篇 鼻孔流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