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气压伤
病因
正常人鼻窦开口经常保持通畅,当飞机上升,外界气压低于窦内气压时,窦内空气经窦口外逸;飞机下降时,外界气压高于窦内气压,外界空气通过窦口进入窦内,故窦内外气压可迅速平衡。若窦口受某些病变影响,如急、慢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通气即受到障碍。当飞机上升时,窦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空气可勉强逸出。当飞机急速下降,窦口附近病变组织受外界限气压压迫堵塞窦口,空气不能进入窦内,窦内外压力失去平衡,窦内变成相对负压。飞机下降愈快,窦内外压力相差愈大,窦内负压可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若鼻内原有炎症存在,可诱发鼻窦炎症状。主要为额部疼痛或面颊及磨牙麻木,间或有鼻衄,偶有发生休克者。鼻内分泌物呈粘液性,常带血丝。轻者数小时或数日可逐渐恢复,重者常迁延数周方可治愈。合并化脓性感染者症状加重,时间亦久,并伴发热。
临床表现
症状发生在飞机下降过程中或下降后发生。主要为额部疼痛或面颊及磨牙麻木,间或有鼻衄,偶有发生休克者。鼻内分泌物呈粘液性,常带血丝。鼻腔检查常为原有病变所掩盖,或未发现异常,中鼻道内可见血性分泌物。X线照片窦内粘膜增厚,窦腔混浊,常有液平面,有粘膜下血肿时则可见半圆形影。轻者数小时或数日可逐渐恢复,重者常迁延数周方可治愈。合并化脓性感染者症状加重,时间亦久,并伴发热。
症状体征
主要为前额或颊部不同程度胀痛,伴上列牙根疼痛,偶有鼻出血、眼痛、流泪及视力模糊等。鼻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和浆液血性分泌物,窦口附近粘膜肿胀或息肉等。X线鼻窦拍片显示鼻窦粘膜增厚或有液平面,有血肿者可见半圆形阴影。
病理生理
鼻腔正常者,外界气压大幅度急剧升降时,窦内空气可通过窦口与之迅速保持平衡。若窦口附近有松弛或肿胀的软组织堵塞,形成单向活瓣,外界气压下降时,窦内原有空气因压力相对较高,尚可冲开活逸出与外界取得平衡;继此后若气压又迅猛增高,窦内气压相对较低,活瓣样组织被推压向窦口,使之完全堵塞,外界空气不能进入窦内,结果窦内的负压使粘膜发生被动性充血肿胀,渗出或出血,严重者粘膜部分剥离形成血肿。这些改变如发生于飞行过程或在降落后则称为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
诊断检查
治疗原则
为使鼻窦恢复通气功能,可用血管收缩剂滴鼻。休息、局部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理疗,内服镇痛剂,病变轻者能迅速痊愈。有感染者,可给予磺胺类药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在飞机下降时发生症状者如不能使飞机上升以求窦内外气压平衡,则可有1%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滴鼻,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窦口开放,然后飞机再缓缓下降。如在飞行后发生严重症状者,可置病人于低压舱内,逐渐调整气压,保持窦内与外界气压之平衡,防止发展为重症。
治疗方案
旨在尽快排除窦口堵塞的原因,恢复其通气功能。粘膜充血肿胀宜用血管收缩剂,局部热敷、理疗。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抗过敏药。对气压损伤性上颌窦炎可行穿刺注气以缓解症状。病变严重难以立即消除堵塞原因者,可将病人置于低压舱内,缓慢调整气压,保持鼻内外气压的再平衡。当症状出现于飞机急速下降时,可原速再升高,然后缓慢下降。窦腔粘膜下有血肿,尤其是在窦口附近,经观察短期不消者,应做鼻窦手术清除。
疾病预防
保健贴士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