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血性耳分泌物

外耳道溢液是指外耳异常液体积聚或外流的一种病理现象,为部常见症状之一。溢液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可为浆液性、黏液性、脓性、性,也可为混性、通常有为脓分泌物,又叫分分必物。病人外耳镜检查,见有性质各异的液体物流出。(1)浆液性溢液:见于外耳湿疹变态反应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的初期。 (2)粘液性溢液:以单纯型的化脓性中耳炎多见。 (3)脓性溢液:见于急性外耳道炎,耳疖......
目录

临床症状

(1)浆液性溢液:见于外耳湿疹变态反应性中耳炎或急性中耳炎的初期。

(2)粘液性溢液:以单纯型的化脓性中耳炎多见。

(3)脓性溢液:见于急性外耳道炎,耳疖;化脓性腮腺炎脓液穿破进入外耳道,上鼓室鼓窦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性渗液:外耳道和/或中耳粘膜的外伤外耳中耳等。

(5)清水样溢液:见于外伤颞骨骨折、颞放射后、乳窦或镫手术后。耳漏液。 外耳道溢液要由外耳中耳疾病起,少数由内耳、颅及邻近器官组织的病变产生。以炎症、过敏起者最为多见,也可为由部流出的液、肿渗液,以及外耳道的瘘管流出的分泌物。

疾病诊断

1.外耳疾病:急性外耳道炎、外耳湿疹外耳道疖、外耳道霉菌病,以及继发于外耳脂瘤外耳耵聍栓、外耳道异物的外耳道炎症。外耳道的良性(如乳头状)及恶性肿也可外耳道溢液。

2.中耳疾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鼓膜穿孔后、各种类型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结核、中耳癌等。

3.其他疾病:如耳漏外耳道的瘘管等。

临床检查

询问病史

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往往先有耳痛,然后出现溢液,耳痛剧烈,呈持续性,外耳道疖在脓液流出后耳痛减轻;如有耳痒而没有耳痛,多为外耳湿疹;耳漏多有头颅外伤或手术病史;先有耳痛发热,后有外道流脓,应考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间歇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的外道流脓伴有听力下降,则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癌常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出现分泌物中带耳聋加重,并伴有耳痛面瘫等表现。

局部查体

注意观察分泌物的性状、色、气味。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混有液,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疖;耳漏为持续性的、无色透明水样液体,混有液时可呈淡红色但不凝固;脂瘤中耳炎脓液量少但有奇臭;结核性中耳乳突炎的分泌物有特殊腥臭味。同时注意外耳是否有异物、耵聍栓、脂瘤、新生物,皮肤是否充肿胀,有没有瘘管鼓膜有无大疱、穿孔,鼓室有无肿物、脂瘤,乳突区是否有红肿、压痛。

实验室检查

如疑有中耳乳突病变应X线或CT检查;怀疑耳漏应检查液体的糖含量并进颅底X线检查;如发现中耳有新生物应及早进活检。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

外耳道溢液应与“油状耵聍“相鉴,后者系耵聍腺分泌过度旺盛所致,分泌物为黄色或深棕褐色糊状或蜂蜜样,常有遗传倾向。 流脓指流出脓液,其色或黄或青,其质或稠或稀。

临床病例

病历摘要:患儿女,4岁。因流脓伴耳痛2个月余,于2008年3月19日收住本院。患儿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流水,后转为流脓,色黄,有味,伴低调耳鸣音,头痛,无明显听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消失。1个月前左再次流脓,半个月前始流水,伴头痛,

外耳脂瘤病理确诊的9例。外耳脂瘤患者,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流脓和慢性钝痛。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不同向的外耳道侵蚀、扩大。4例病变局限的患者保守性的道清理术,病变广泛的5例手术治疗,彻底脂瘤囊袋和坏死骨质。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4年未见复发。结论:外耳脂瘤可能发展成广泛性的乳突破坏,尽早彻底清除病灶是治该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手段。

脂瘤通常位于中耳,极少数情况下发生在外耳道。

外耳道恶性肿临床上较少见,外耳活检和X线检查外耳道恶性肿17例,现报告如下。17例中,男11例,女6例,男女之比近似2:1。年龄:鳞状上皮细胞癌7例,发病年龄为50~70岁;腺样囊性上皮癌5例,年龄为35~56岁;恶性黑色2例,为30~38岁;未分化癌1例,

预防方法

  1、注意保持清洁。不可用力抠

  2、预防鼓膜外伤,已有鼓膜外伤未愈或者陈旧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时须防止水入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槠子

下一篇 血性耳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