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鼓膜充血

鼓膜充血 鼓膜是一种疾病症状,因为各种部炎症或外伤所致的鼓膜鼓膜破裂。由支原体肺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外伤等因素造成。鼓膜表现为充、外突,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鼓膜也称膜,为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因为各种部炎症或外伤所致的鼓膜鼓膜破裂。由支原体肺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外伤等因素造成。鼓膜表现为充、外突,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鼓膜......
目录

基本介绍

因为各种部炎症或外伤所致的鼓膜鼓膜破裂。由支原体肺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外伤等因素造成。鼓膜表现为充、外突,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鼓膜也称膜,为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鼓膜外耳约2.5厘米一3.5厘米,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鼓膜的高度约9毫米,宽约8毫米,平均面积约90平毫米,厚度0.1毫米。

鼓膜,其外如漏斗,斜置于外耳,与外耳道成底45一50。致使外耳道之后上壁较前下壁为短。婴幼儿由于外耳部未发育鼓膜几乎与外耳道底壁平,因此在检查鼓膜时较难看到。

病症原因

由支原体肺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外伤等因素造成。

检查诊断

鼓膜表现为充、外突,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

化脓性中耳炎:症状先有充塞压迫感,继之刺痛或钻痛,并有随搏跳动的感觉,剧痛时常放射到头和牙齿发热可高达38C以上,小孩可达40C,听力减退耳漏脓性分泌物。检查可见鼓膜,因中耳脓液增加而鼓膜突起,致穿孔,脓液溢出,在鼓膜减退分泌物减少时,穿孔鼓膜的边缘可逐渐愈

支原体肺炎:体检示轻度鼻塞、流涕,中度充鼓膜常有充,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有丘疹、红斑或疱疹。胸部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

鼓膜外伤症状轻微,鼓膜轻度充者,休息数小时或1~2日多可自愈。鼓膜明显,鼓室有积液者,可鼓管吹张,使积液逸出,同时行超短波治疗,促进积液吸收。

航空性中耳炎:自觉症状包括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眩晕等。检查所见轻重不一,可以表现为鼓膜内陷、鼓室积液(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或鼓室积(粘膜管破裂,鼓室积留新鲜液),严重时还可出现鼓膜破裂。

鉴别诊断

常发生于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膜易受直接损伤或间接冲击而破裂。直接损伤多见于掏朵或取异物时将镊子、发卡或柴梗等伸入外耳道过深,以致刺破了鼓膜。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时的声波击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击部或滑时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当头部外伤造成颅底骨折时,也可伤及鼓膜使之破裂。鼓膜一旦破裂,突然感到剧痛,继之耳鸣耳聋,有少量外耳道流出,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迹,鼓膜有不规则的穿孔。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检查治疗。

塞性颅高压的患者多数病人有鼓膜穿孔流脓一部分病人鼓膜发红,后红肿。颅窦及成是回流和液吸收障碍的要原因,其结果是产生颅高压,此种特殊类型的颅高压称为静塞性颅高压。

治疗护理

护理要点

1.在充及化脓期应及时连续使用足量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勿以症状减轻而少用或停用抗生素抗生素量不足可带来病菌对药物抗药性,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潜在的病变迁延或致复发。抗生素药物应用到发热耳痛、流脓、鼓膜消退后一周才能停止使用。

2.在鼓膜显著而未穿孔前,部滴用3%酚甘油可消炎止痛,减轻病人不适感。

3.鼓膜穿孔分泌物流出时,应及时揩拭或吸尽,清除脓液。如脓液粘稠可滴以3%双氧水,以便清除干净脓液。脓液除净后再滴以抗生素溶液,才能达到药物疗效。

4.为减轻鼓管周围粘膜的充,使鼓管流通畅,用1%麻黄素等管收缩,在鼓膜穿孔前尤为重要。

5.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后,如耳痛发热症状不能缓解时,应及时去医院作鼓膜流术。特是婴幼儿,因鼓膜较厚,膨出不明显,穿破较迟,更应及早切,缓解症状

6.婴幼儿发高热时应注意高热护理,以免发生惊厥抽搐

食疗指南

宜吃:

1、促进伤的食物;

2、抗菌消炎的食物;

3、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忌吃:

1、容易上的食物,如薯条、油饼;

2、腥发的食物,如鲢鱼鲤鱼羊肉

3、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蒜、花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沼生柳叶菜

下一篇 沼泽念珠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