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耳源性眩晕

源性眩晕是指前迷路感受异常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尼埃综征),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中毒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源性眩晕的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病人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走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中......
目录

原因

当发生迷路积水(尼埃综征),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中毒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

源性眩晕的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病人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走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中志清醒。

检查

1.听力检查

(1)纯音测听:可了解听力是否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早期多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线呈轻度上升型。多次发作后,高频听力下降,听力线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纯音测听还可以动态观察患者听力连续改变的情况。

(2)耳蜗电图:该检查可客观了解膜迷路中是否存在积水。-SP/AP振幅比值0.37具有诊断意义,可间接表明有膜迷路积水存在。

(3)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OAE):可首先反映早期尼埃病患者的耳蜗功能状况,当本病早期纯音测听未发现异常时,TEOAE(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可减弱或不出。

2.眼震电图

发作高潮期,可见自发性眼震,可观察到或用眼震电图记录到律整齐、强度不同、初向患侧继而转向健侧的水平性自发眼震和位置性眼震,在恢复期眼震转向健侧。间歇期自发性眼震及各种诱发实验结果可能正常。

3.甘油实验(glyceroltest)

要用于判断是否有膜迷路积水。因甘油渗透压高,且分子直径小于细胞质浆膜小孔直径,可弥内耳边缘细胞,增加了细胞渗透压,使淋巴液中的水分细胞通路进入管纹的管中,达到减压作用。

4.前功能实验

(1)冷热试验:早期患侧前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多次发作后可出现健侧的优势偏向,晚期出现半规管轻瘫或功能丧失。

(2)前诱发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s,VEMP):可出现振幅、阈值异常。

(3)Hennebert征:镫与膨胀的球囊粘连时,增减外耳压时可诱发眩晕与眼震。尼埃病患者Henenbert征可出现阳性。

5.影像检查

颞骨CT检查可显示前水管狭窄。特殊造影下的内耳膜迷路MRI可显示部分患者淋巴管变细。

6.免疫检查

Raoch(1995)报告47%的尼埃病患者有HSP70抗体,双侧者为58.8%。Gottschlich(1995)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尼埃病患者清对牛内耳抗原的抗体,显示30%患者有68kD抗原抗体。

鉴别诊断

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征、迷路炎、前神经元炎、石症等。

神经元炎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神经或前通路的向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耳聋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无其它神经受损症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管病变或窗膜破裂起。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伴眩晕者前功能可有损害。此类疾病治疗一定要及时,一般激素神经及活等综治疗,有条件的应尽早高压氧治疗。

迷路炎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乳突X线,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脂瘤、迷路瘘管。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起。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前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功能正常,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迷路震荡多由于外伤起,常与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浪冲击,同样可内耳迷路震荡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听力明显下降。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链损伤,患侧前功能低下。在诊断震荡患者时,特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药物中毒多在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用奎宁水杨酸类药物,或用苯妥英那过量后,可内耳中毒。一般在用药后数日或数周出现前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晕、步态蹒跚,原来会走路的孩子会出现站立不稳、走路困难,成年人会感到脚下没及步困难、夜间尤为明显,坐位或卧床时眩晕不明显,活动时眩晕加重,部分人伴有耳鸣耳聋耳蜗中毒症状可与前中毒同时或稍后出现。前药物中毒如发生在儿童期,由于儿童尚在发育期,代偿能力强,数周后步困难可明显改善,症状消除,一般预后良好。相对老年人来说,年龄越高,恢复越慢。

石膜是指覆盖在椭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钙颗粒的质膜,其中的碳酸钙颗粒称石。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石会离原来位置,滚到半规管里,称为位.

石症当头部运动时,石会在半规管造成淋巴液不正常流动,产生眩晕,但来得短暂,常不会超过一分钟,特是头转某一个向才会,也称为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石症虽然痛苦,但是已有了很好的治疗法。该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落的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缓解方法

(1)眩晕发作期中,患者应自选体位卧床休息。卧室保持极度安静,光线尽量暗些,但空要流动通畅。戒绝刺激性饮食及烟、,宜用少盐饮食。

(2)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及顾虑,对药物中毒眩晕者应立即停药,多饮水。

(3)在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防止突然发作,出现事故,对于位置性眩晕患者,可加强前锻炼,注意精神调理,保持情舒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浙贝母

下一篇 耳廓擦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