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猪屎豆

猪屎豆 猪屎豆(拉丁:Crotalaria pallida Ait.),称黄野百合,是豆科猪屎豆多年生草本或呈灌木植物。在IUCN中是LC级保护植物猪屎豆托叶极细小,总状花序生,荚果。国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区,国外广泛分布于美洲、非洲、亚洲热带等地区。生长于海拔100-1000米的荒山草地及沙质土壤之中,其果期为9-12月。该植物可供药用,全草有结、清......
目录

植物描述

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呈灌木状;,具小沟纹,密被紧贴的短柔毛。托叶极细小,刚毛状,通常早落;三出,柄长2-4厘米;小,长3-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阔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丝光质短柔毛,两面清晰;小叶柄长1-2毫米。总状花序生,长达25厘米,有10-40朵;苞片线形,长约4毫米;早落, 苞片状与苞片相似,长约2毫米,时极细小,长不及1毫米,生萼筒中部或基部;花梗长3-5毫米;花萼近钟,长4-6毫米,五裂,萼齿三角,约与萼筒等长,密被短柔毛;花冠黄色,伸出萼外,旗瓣,直径约10毫米,基部具 胼胝体二枚,冀瓣长,长约8毫米,下部边缘具柔毛, 龙骨瓣最长,约12毫米,弯,几达90度,具长,基部边缘具柔毛;子房无柄。 荚果,长3-4厘米,径5-8毫米,幼时被毛,成熟后落,果瓣裂后扭转;种子20-30颗。果期9-12月间。

生境分布

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山东浙江湖南亦有栽培。生于海拔100-1000米的荒山草地及沙质土壤之中。分布到美洲、非洲、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繁殖培育

猪屎豆是一种韧性很强的植物可在河床地、堤岸边、烈日当空、多砂多砾的环境生长。在这样的土地上,没有太多的土壤,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养分;缺少了林荫的覆盖,温湿度的变化,自是随着天的转换而呈现剧烈的变动,大晴天晒得烫,流来袭也是首当其冲,但猪屎豆却也能正常成长。

的种

猪屎豆( Ait.)相的种有:

长果猪屎豆( E. Mey.)

猪屎豆( G. Don)

光萼猪屎豆( Benth.)

化学成分

猪屎豆种子猪屎豆碱(mucronatine),次猪屎豆碱(mucronatinine),光萼猪屎豆碱(usaramine),尼勒吉扔碱(nilgirine),猪屎青碱(crotastriatine)和全缘千里光碱(integerrimine)等生物碱。尚含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木犀草素(luteolin), 牡荆素(vitexin),牡荆素木糖甙(vitxin-O-xyloside)以及 植物凝集素。

药用价值

中药

【药】:猪屎豆《广西本草选编》

】:白猪屎豆《中药材》,太阳麻、野苦豆、大眼兰(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野黄豆草、猪屎青、 野生(江西草药手册》), 大马铃《广西本草选编》,水蓼竹(福建), 响铃草四川)。

药材基原

为豆科植物猪屎豆( Ait.[ Desv.])的全草。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平;有毒。

【功效治】:清热利湿解毒结。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

【用法用量】:服:汤,6-12克。外用:适量,捣

【用药忌】:孕妇忌服。

【用药提示】:猪屎豆种子和幼嫩有毒,过去曾有将猪屎豆种子混充沙苑子入药,称“土沙苑子”,临床有因误服而中毒的报道,中毒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者可因 腹水昏迷而死亡。

单方

1、治膝酸痛:猪屎豆30-60克,水服。

2、治遗精淋病猪屎豆全草30-60克,水服。

3、治眼结膜炎猪屎豆种子9-15克,水服。

4、治中暑发热猪屎豆全草(鲜品)30克,水服。

5、治痢疾:鲜猪屎豆全草60克,水,冲红糖服。

6、治风热赤眼:鲜猪屎豆全草,酌量水,药液乘热以熏眼,熏后取汁洗眼,效果甚佳。

附注说明

植物亦可入药:

【中药】:猪屎豆

【药材基原】:为豆科植物猪屎豆( Ait.)的

性味功效】:味微苦、辛,性平。解毒结,消积化滞。

园林用途

猪屎豆期长,耐贫瘠又耐旱的习性,倒是满适道路两旁边坡的景观栽培猪屎豆是豆科植物,所以也极适栽种于田里当绿肥植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猪心

下一篇 耳后淋巴结肿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