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性耳鸣
病因
传导性耳鸣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鸣。常见致聋原因有外耳道盯聍、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疱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总结归纳如下:
临床特点
1、环境噪音对传导性聋患者的听力干扰轻微,这种患者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接受语言的能力往往和正常者相仿。
2、传导性聋的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60分贝,因大于60分贝的声音可经颅骨直接传入内耳。
3、音叉检查:林纳试验气导大于或等于骨导,韦伯试验偏向患侧耳,施瓦巴赫试验骨导延长。见表
4、电测听(听力图):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听力损失在30~60dB之间,一般低频听力损失较重,存在气骨导间距。
5、声导抗检查:通过鼓室导抗图和声反射来判断。
6、言语测听法:言语测听法是测试受试者的言语听阈和言语分辨得分的一种方法。正常情况下言语判别得分可达90%~100%,传导性聋言语判别阈提高而言语判别得分不受影响,耳蜗病变所致感音神经性聋不仅言语判别阈提高,而且言语判别得分降低。听神经病变言语判别得分下降更明显。
耳鸣的分类
第一种是生理性耳鸣。在身体内部,血管搏动、血液流动、肌肉收缩、关节活动、呼吸运动等,都会发生微弱的声音,其中距耳较近者,就会感觉出这种声音。平时由于外界有较强的声音,把这种微弱的声音掩盖了,而没有感觉出来。但如果走进隔声室或在安静的深夜,有时就会感觉到耳内有微弱的响声,这就是生理性耳鸣。
第二种是传导性耳鸣。此种耳鸣的原因是听觉系统的传导部分发生障碍,如外耳道肿胀、堵塞、鼓膜穿孔、内陷、中耳炎症、粘连、硬化等。传音障碍降低了听取外界声音的能力,减弱了其掩盖体内所发生声音的作用,使之能感觉出来,而成为耳鸣。再有,通过骨导传入耳内的声音,由于传导障碍,向外逸散渠道受阻,而提高了耳内声音的感觉,成为一种以低频为主的,象刮风似的呼呼响声。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用一只手捂住耳朵,就感到耳内轰轰的响声,这就是典型的传导性耳鸣。
第三种是神经性耳鸣。原因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当内耳听觉感受器有病,如药物中毒、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病等;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遭受外伤或发生炎症、中毒、缺血、肿瘤等;以及颅内各种病变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都会出现耳鸣。这种耳鸣多为高频性蝉鸣或刺耳的尖声。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鸣,如高血压、低血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而影响供血、某些疾病的毒素的影响、精神紧张、焦虑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等。在生活方面、休息不好,失眠后也会有耳鸣出现。还有一些耳聋,用当前的医疗技术条件尚搞不清楚其原因或在临床方面检查不清楚的,称为原因不明性耳鸣。
第四种是客观性耳鸣。耳鸣是主观的感觉,但有一种搏动性耳鸣是别人也可以听到的,这叫作客观性耳鸣。此种耳鸣与主观性耳鸣不同,它确实有音源,但音源不在外界,而是本人耳部附近的体内。一种音源是中耳内的小肌肉或咽部肉挛缩发出的声音;另一种音源是血管搏动的声音。在正常情况下血管搏动的声音是感觉不出来的,但是当血压升高搏动声提高,或向外逸散受阻,或发生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疾病时,血管的搏动声就构成了耳鸣。
疾病检查
鉴别诊断
(一)外耳道疾病
主要是耵聍栓塞、外耳道表皮栓塞症、外耳道胆脂瘤,当洗澡、当洗头受水浸湿后,突然引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
(二)中耳疾病
1.卡他性中耳炎常有低音调、不规则的耳鸣,咽鼓管吹张后耳鸣可消失,但易复发。
2.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后遗症 低音调耳鸣很顽固,治疗困难。
3.耳硬化症低音调耳鸣,常由于不适当的吹张治疗、月经、疲劳而加重。
1.迷路血循环障碍 此系主观性耳鸣中最重的原因,耳鸣为高音调或汽笛声、蝉鸣声。起病突然,可能是由于变态反应、内分泌、贫血等引起的迷路贫血或充血。强度变化大,时强时弱,时有时无,也有为持续性。
2.耳毒性药物中毒所有耳毒性药物都可引起耳鸣。耳鸣常出现在耳聋之前。可先一耳发病,逐渐发展成双耳。耳鸣为高音调,约半数患者有头鸣。急性中毒者停药后耳鸣症状可缓解或消失。慢性中毒者停药后也不消失。
3.美尼埃病 多引起低调吹风样耳鸣,常发生在眩晕发作之前,或与耳聋、眩晕同时出现。在疾病的缓解期,耳鸣可以消失或减轻。
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转为持久性高音调耳鸣。
4.老年性聋 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为双侧性,高音调耳鸣。耳鸣常常是耳聋的先兆。
5.听神经瘤耳鸣的特点为单侧性、高音调如蝉鸣或汽笛声。初期为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常同时伴有其他脑神经症状,如头痛、面部麻木等。内听道X线拍片、CT内听道扫描、脑于电反应测听检查可确诊。
(四)全身性疾病
1.高血压耳鸣多为双侧性,常与脉搏的节律一致。除耳鸣之外,还可以有头痛、头晕等高血压症状。听力检查正常。服降血压药后耳鸣可减轻或消失。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见于女性青春期或更年期,耳鸣多变,有时高音调、有时低音调,有单耳有双耳交替,有时持续性、有时间断性。另有头晕、失眠多梦等全身症状。
二、客观性耳鸣
常见于颈静脉球瘤、颈动脉系统动脉瘤、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瘘等。这种耳鸣的特点是频率常与心跳或脉搏同步,可以用听诊器听到响声,用力压迫相应血管时耳鸣可以减轻或消失。
治疗
传导性耳鸣都有它发生的病因,只有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才能消除耳鸣。如用手捂耳出现的耳鸣,手一抬起来就没有了。这类耳鸣的原因在医学上比较容易诊断,也有较好的对症治疗方法。客观性耳鸣也是一样,虽然它的发病原因较难发现,但发现之后也离不开原因治疗。而神经性耳鸣,情况则较复杂,有的原因不明;有的原因虽然清楚,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的虽能解除病因,但对其已在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造成的损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除进行原因治疗外,尚需服用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维生素类、血管扩张药、改善代谢药等。还有,针灸、中西医结合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对于顽固性耳鸣,还可用一种“掩盖疗法”,就是用一种类似助听器的仪器,发出特定的声音,用以掩盖耳鸣的感觉。
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较难治愈,但它的某些致病原因如药物中毒、噪声外伤等都可以预防。有的耳鸣与精神状态有关,则应讲求精神卫生,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目前治疗耳鸣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医中药徐氏3162调和复生法治疗。
自助康复法
自助康复法是指通过患者自身调整,或患者之间相互帮助来缓解耳鸣症状的方法。
1、分散注意力:增加健康的业余爱好与活动,从事能引起自已兴趣的事情,保持繁忙而有节奏的生活方式,多与朋有交谈,多在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独自在室内,都有助于分散注意力,从而摆脱烦闷的心理状态,但要避免过度刺激、繁忙与承担重任。
当然,各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不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也会各不相同,没有摆脱耳鸣烦恼的朋友大多还没有找到适宜的方式重新调整生活,不要灰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摸索适合自已的缓解耳鸣的方法。
2、利用环境声来减轻耳鸣:虽然耳鸣者对外界环境声音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大多数耳鸣者能够找到一种或几种抑制其耳鸣的外界声音,在它们当中音乐是最理想的,尝试着培养自已对音乐的兴趣,不仅能够掩蔽耳鸣,还能使注意力转移,心情愉快,心理放松。
3、耳鸣者自助小组:耳鸣的发病率大于10%,因此耳鸣者不要自我封闭,或许将自已的烦恼讲出来,会找到知音。几个人可以组成一个小组,定期聚会,学习有关耳鸣的医学知识,交流各自的耳鸣体验和改善方法,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等,或许会启发自已找到缓解耳鸣的方法。
自助按摩耳鸣除了疾病因素外,精神压力过大也可以引起耳鸣,进行穴位刺激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位进行垂直按压,每次5秒钟。直到症状缓和为止。只可刺激耳鸣一侧的听会穴。
下关穴位置:位于耳前两指的位置,即张大口时隆起、闭上口时的凹陷处。
方法:用中指稍微加力按揉至酸胀,每次持续30秒钟,反复多次。
中医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铁、锌等元素的食物能有效预防耳鸣,这类食物主要有瘦肉、豆类、木耳、紫菜、蘑菇,各种绿叶蔬菜、萝卜、西红柿等。
药物治疗
常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内耳血循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片等;或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的药物,有ATP、辅酶A等;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西比灵、利多卡因等能抑制听觉系统的异常兴奋活动;
掩蔽疗法
预防
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此类患者的膜迷路多处于积水状态,内淋巴理化特性多呈钠高钾低,因此,在饮食方面应选用"两高两低"特点的饮食,即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如瘦肉、鲜鱼、活禽等炖汤频服,亦可多食些水果、韭菜、胡萝卜、芹菜等高维生素的蔬菜瓜果。
(2)生活起居方面:注意在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房间光线以稍暗为宜,避免环境嘈杂吵闹,宜安静养息。待症状缓解后宜逐渐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
(3)对久病、频繁发作、伴神经衰弱者,要向病人多方解释病情,解除其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注意生活规律性,禁用烟、酒、咖啡等刺激品。
(4)发作期过后,症状缓解,原从事驾驶、体操、舞蹈等方面工作者,不宜急于恢复原来的工作和训练,待经过一阶段充分治疗和休息之后,患者身心均有较好的恢复,仍可以从事原工作。但须常备安定、眩晕停等前庭抑制剂方面的药物,以防眩晕突然发作。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