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耳
简介
耳廓的神经分布非常丰富,分布着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在耳朵内形成较密的神经网。因此,耳廓的皮肤对各种感觉比较灵敏。耳廓受挤压或捻挫等闭合性创伤后,常可导致软骨膜下渗血形成血肿,引起耳软骨缺血坏死。随着血肿机化为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和收缩,以及软骨的坏死等病理变化,耳廓逐渐增厚而皱缩,表面呈现许多不规则形的突起,突起间为深浅不等的皱褶缝隙,类似菜花,因此将其称为菜花耳畸形。各种原因引起的耳软骨感染也会导致菜花耳畸形。
症状
形成原因
菜花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耳廓受挤压或者捻撮等闭合性创伤后,软骨膜下渗血形成血肿,引起耳软骨坏死等缺血坏死,随着血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收缩,以及软骨坏死等病理变化,耳廓逐渐增厚而皱缩,表面呈现许多不规则的突起,突起间为深浅不等的皱褶缝隙,状似菜花,触之质硬韧,并常有压痛,称之为菜花耳。烧伤或耳针埋藏过程中继发化脓性感染形成软骨膜炎未获妥善治疗易可导致菜花耳廓畸形。
整形标准
矫正手术
菜花耳畸形的整形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手术,一般在炎症完全消散、病情稳定后进行。可于耳廓前外侧面沿耳轮边缘0.5 cm处做切口,小心地在高低起伏不平的皮肤和软骨间进行剥离以形成皮瓣,暴露变形的软骨,然后将增厚的软骨适当削薄,并松解舒平或雕刻塑形,使其符合原有的解剖形态。最后将翻开的皮瓣舒平覆盖在经切削的软骨面上,并切除过多的部分。缝合切口后,按耳廓的凸凹形态用棉球或松软纱布填塞妥帖后加压包扎。皮瓣的剥离范围不能太广,否则会因血运障碍而发生坏死,因此常常要分数次手术才能完成菜花耳的整形。
严重的菜花耳畸形,虽然软骨坏死较多,但皮肤组织常相对松弛,因此可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成耳支架来修复。对于皮肤亦相对不足的菜花耳,因其耳垂部分常完整,可切除变形的耳廓上部,保留耳垂部分进行耳廓再造术。
手术过程
2.可局部修整,利用病变软骨皮肤。也可利用病变皮肤或去掉病变组织进行部分耳再造。手术时可先沿耳轮作切口,将皮肤与变形耳软骨分离,形成皮瓣向后翻转,露出软骨组织。然后修整、雕刻软骨,使显出其应有的解剖形成。后将皮瓣覆盖在软骨面上,切除过多部分,缝合创口。
矫正疗效
专家提醒
耳呈菜花,并非善事。在诸种病因的作用下,一旦形成菜花耳,质硬韧,有压痛,不光是外形不美,也带来躯体痛苦。菜花状耳治疗比较困难,不易达到较好的效果。除把握手术时机外,也应把握手术原则,精心塑形。缝合创口后,须严格顺耳廓的凸凹形态以纱布填充妥贴后加压包扎。出院后也应配合医生,做好修复后耳廓的保护工作。
术后护理
手术效果
人们常说耳呈菜花,并非善事,菜花耳表面形成了很多不规则的突起,之间是深浅不一的褶皱,和菜花一样,所以将称作是菜花耳。菜花耳的形成原因是由于耳廓受到挤压或者捻搓等闭合性创伤后,软骨膜下渗血形成血肿,从而引起耳软骨坏死等缺血坏死,随着血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收缩,以及软骨坏死等病理变化,耳廓逐渐增厚而皱缩。
菜花耳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不宜达到较好的效果。手术需待炎症完全消失,病情稳定后进行,一般至少须经半年左右。菜花耳整形手术手术是要在皮肤与软骨间剥离形成皮瓣,显露增厚的纤维组织与变形的软骨,适当削薄,并松解展平或雕刻塑形,使其符合原有的解剖形态。因皮瓣剥离范围不能太大,以免因血运障碍而发生坏死,故常要分数次手术才能完成。对于软骨坏死较多而皮肤相对松弛者,可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成耳支架来修复。如皮肤亦相对不足者,可根据情况采用耳廓再造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