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猪毛菜

猪毛菜 猪毛菜(拉丁:Kali collinum (Pall.) Akhani & Roalson),为猪毛菜植物猪毛菜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自基部分枝互生,伸展,绿色,有白色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伸展或微弯,长2-5厘米,宽0.5-1.5毫米,生短硬毛,端有刺状尖,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安......
目录

形态特征

猪毛菜猪毛菜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自基部分枝互生,伸展,绿色,有白色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伸展或微弯,长2-5cm,宽0.5-1.5mm,生短硬毛,端有刺状尖,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花序穗状,生条上部;苞片卵形部延伸,有刺状尖,边缘膜质,部有白色苞片披针端有刺状尖,苞片苞片花序轴紧贴;花被卵状披针,膜质,端尖,果时变硬,自面中上部生鸡冠状突起;花被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质,端为膜质,向中央折成平面,紧贴果实,有时在中央聚集成小锥体;花药长1-1.5mm;柱头丝状,长为花柱的1.5-2倍。种子横生或斜生。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全草黄白色多破碎,完整叶片丝状,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着生于上部,苞片硬,卵形部延伸成刺尖,边缘膜质,部有白色花被先端向中央折,紧贴果实,在中央聚成小锥体。种子直径约1.5mm,先端平。

生长习性

猪毛菜一般生村边、路旁、荒地戈壁滩和含盐碱的沙质土壤上。

分布范围

猪毛菜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繁殖栽培

采集加工

夏、秋季时割取全草,晒干,除去泥沙,打成捆,备用。

主要价值

猪毛菜1、降压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3、护作用。

4.、毒性,未见毒性反应。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性凉。

归经

肝经

功效

潜阳,润肠通便。

用于压病,头痛,眩晕,肠便秘

配伍

猪毛菜1、治头晕失眠猪毛菜90g,玉米须45g,蚯蚓15g。水5kg,至1500ml。每服半小碗,每日服3次。或猪毛菜30g,水,分2次服,每日服1,连续服用。(《河南草药手册》)

2、治习惯性便秘猪毛菜60g。水代。(《安徽草药》)

河北中药手册》:“降压。治压病,头痛。”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或水泡饮。

植物研究

猪毛菜与本品同等入药的另一种无翅猪毛菜 Salsolakomaroviilljin 与猪毛菜的区在于:植株较短小,有条纹;叶片柱型,互生;苞片线形,长于苞片苞片卵形,长于花被,果时增厚,紧贴花被花被面中上部有篦齿状突起,外成杯状;柱头长为花柱的3-4倍。胞果直径2-2.5mm。生于海滨、河滩砂质土地。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