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猪肉

猪肉 猪肉,又豚肉,是从家猪身上取得的肉,是东亚和东南亚最受欢迎的肉类。猪肉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物、钙、、磷等养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等作用。猪肉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吃新鲜的熟食,另一种是将猪肉加工保存后食用。猪肉的相加工品有火腿、腊肉、肉干、培和香肠等。我国猪肉业的发展历了五个阶段,从最初1978年以前的生猪供给不足,市民凭票消费猪肉。改革放前期,国......
目录

发展历程

我国猪肉业的发展历了五个阶段,从最初1978年以前的生猪供给不足,市民凭票消费猪肉。改革放前期,国济缓慢恢复,生猪产业发展缓慢,市民以凭“猪肉票”消费猪肉。1978年全国生猪存栏3亿头,能繁母猪存栏2415万头,出栏量1.61亿头,猪肉产量789万吨,年人均猪肉占有量8.2千克。现今,猪肉业发展已进入了第五个阶段。生猪规模化发展,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由于受宏观济、大资本涌入、疫病、国家政策调控、食品安全事件、进肉、环保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生猪供应时而充足时而紧缺,猪肉供给和需求难以达到稳定均衡,生猪和猪肉价格均呈周期性大幅波动。

风味特征

正常猪肉味为肉类特有的香味和滋味,但猪肉在有时候也具有一些特殊的异常味道。肉香味和异味的产生均与体某些物质的含量和代谢过程有。肉的味包括肉的滋味和香味,滋味要是鲜味。研究表明,猪肉浸出液中的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琥珀酸、谷氨酸以及某些鲜味肽都是肉类鲜味的要成分,猪肉特有的香味仅在烹调时才产生。据报道,与肉香味有的化物有200多种,其中,呋喃和吡嗪类物质占总量的70%,醛类物质占14%。每种化物具有一定的阈值,各种味化物共同作用,构成肉类的特征味。肉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物质是决定特征味的要物质。

做法介绍

1、猪肉不宜长时间水;

2、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

3、猪肉一般用冷水清洗,不宜用热水清洗,热水会热解掉猪肉中的溶蛋白,影响食用感;

4、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寄生有钩绦虫,随意猪肉熟;

5、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的鞣酸会与蛋白质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

基础做法

1、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熟后变得凌乱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猪肝

2、猪肉不宜长时间,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失很多养,同时味也欠佳;

3、猪肉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寄生有钩绦虫。

猪肉炖猪肉

猪肉具有养丰富和美味的特点,是烹饪的好原料。做好家常菜猪肉的诀窍:

1.肉块要切得大些。猪肉含有可溶于水的呈鲜含氮物质,猪肉时释出越多,肉汤味道越浓,肉块的香味会相对减淡,因此肉的肉块切得要适当大些,以减少肉呈鲜物质的外逸,这样肉味可比小块肉鲜美。

2.不要用旺。因为一是肉块遇到急剧的高热,纤维变硬,肉块就不易烂;二是肉中的芳香物质会随猛时的水气发掉,使香味减少。

3.在中,少加水,以使汤汁滋味醇厚。

猪肉增液汤

猪肉(半肥瘦)500g,切小块,急汤。除净浮油,随意饮用。

当归瘦肉汤源于《温热纬》。本猪肉养阴滋液、润燥,原称为“急救津液之无上妙品”。用于温热热已衰,津液不能回者。又《随息居饮食谱》“治……津枯夺、渴、干嗽、便秘”,其法同此。

当归瘦肉汤

猪瘦肉500g,切块,当归30g。加水适量,又小。可稍加食盐调味,除去药渣,饮汤吃肉。可分作2~3次服。

当归善于补,同瘦肉配用以增强补的作用。用于贫血血虚所致的头昏眼花、疲倦乏力以及产妇缺乳

民族特色美食

琵琶猪肉

云南藏族琵琶猪肉,产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当地藏族人民独特的传统食品。因其状扁平,酷似琵琶而得。琵琶猪肉的加工法是:选用膘肥的猪,宰杀后,留着头尾,从部中红膛,去掉脏,油和头,头部去掉,下颌,齐膝关节下后脚,齐肩关节下前腿;再将肉冷凉一、二小时,用盐腌制,讲究的还加适量的花椒面和青稞。腌制的后用线将部、四肢、嘴和肛门等处缝严,缝线上涂上草木灰孔用木棍塞紧。然后将肉面朝上,放在木上,再铺上石,压上石头,过一个月后,用木头塞在肉下,使其架空,又过个月使肉汁盐分吸干,并把肉压扁平,再挂在塘上用烟熏。过三、四个月,就腌制成琵琶肉。

撒达鲁

傣族的“撒达鲁”是取鲜猪肉切碎捣成泥状,配以烧猪皮,莴笋木瓜丝或莲白菜,将酸水(最好是制的腌菜水)倒入肉泥碗中,选调料,即可蘸食之。此撒撇酸甜清脆,感极佳,中青年人特喜爱。

食材来源

猪肉来自猪科动物猪的肉。猪肉猪(《尔雅》),又:豕(《诗》),豨(《庄和》),豚(《周礼》),彘(《尔雅》)。因饲养简易,又具有细筋少肉多的特点,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种。

分类分级

分级

猪肉作为世界要肉品以来,选择猪肉的标准都大约里脊肉相同,都是浅红,肉质结实,纹路清晰为

而最高级的肉,是瘦肉与脂肪比例恰好,吃起来不涩不油的肉品,其部位约在里、大腿和排。之后,如果白色脂肪越多,猪肉肉品等级就越低。不过,若为全脂肪的猪肉,亦可制成猪油。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

特级:里肉;

一级:通肉,后腿肉;

二级:前腿肉,五肉;

三级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

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肉最嫩,后尖肉相对老些。着吃买前后尖;着吃买五肉;瘦肉最好是通;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尖。"

分类

1、里肉是下面一条与大排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猪肉种类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切丝、切丁、作炸、熘、、爆之用最佳。

2、尖肉位于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肉,多用于炸、熘、

3、坐肉位于后腿上尖肉的下部,全为瘦肉,但向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肉为肋条部位肘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和粉肉等用。

5、夹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制肉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适宜作糖,或汤。

6、前排肉又叫上肉。是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夹肥,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肉用。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部。结缔组织多,均为状,肉质差,多油用。

8、弹子肉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切丁,能代替里肉。

9、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均可。

10、脖子肉又称脖,这块肉肥瘦不分,肉者质差,一般多用来作馅。

11、猪头宜于、烧、、腌,多用来制作冷盘,其中猪、猪是下的好菜。

12、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碎肉末等。可用于、溜,或做汤等。

13、眉毛肉:这是猪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肉相似,只是色深一些,其用途跟里肉相同。

14、门肉(又称梭肉、无皮坐肉):肥瘦相连,肉质细五花肉嫩,色白,纤维长。其用途跟里肉相同。

15、盖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6、黄瓜条:与盖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7、柳肉:是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肉质细嫩,水分较重,有明显的纤维。适于制馅、切丁、条、肉末、制肉子等。宜做、炸、汤等。

18、颈肉(简称1号肉)指从第五、六肋骨中斩下的颈部位肉。

19、前腿肉(简称2号肉)指从第五、六肋骨中间斩下的前腿部位肉。

20、大排肉(简称3号肉)指在下约4-6cm肋骨处平斩下的部位肉。

21、后腿肉(简称4号肉)指从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椎一半)斩下的后腿部位肉。

肉质:1-4号分割肉肉保持完整,表层脂肪修净,膜不破。感官指标,色泽鲜红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有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冷冻良好,肉质紧密,有坚实感;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猪肉价值

养价值

养价值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猪肉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和促进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

猪肉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73克

热量:395大卡

蛋白质:14.6克

脂肪:30.8克

碳水化物:1.1克

固醇:69毫克

维生素A:16微克

维生素B1:0.26毫克

维生素B2:0.11毫克

烟酸:2.8毫克

维生素C:1毫克

维生素E:0.95毫克

钙:11毫克

磷:130毫克

钾:162毫克

钠:57.5毫克

镁:12毫克

:2.4毫克

锌:0.84毫克

硒:2.94微克

铜:0.13毫克

食疗价值

猪肉[性能]味甘,性平。能滋阴润燥,补

[参考]肥肉要含脂肪,并含少量蛋白质、磷、钙、等;瘦肉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磷、钙、等,后者含量较肥肉多。

[用途]用于温热病后,热退津伤,渴喜饮;肺燥咳嗽干咳少,咽喉干痛;肠道枯,大便秘结;血虚亏,羸瘦体弱。

[用法]汤,入菜肴。

[注意]

味甘咸、性平,入

具有补滋阴润燥之功效;

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猪肉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起的烦躁干咳便秘难产

《本草备要》指出,“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生律液,丰体,泽皮肤,固其所也。”

《随息居饮食谱》指出,猪肉“补液,充汁,滋肝阴,润肤,利二便,止消渴”。

《金贵要略》云:“驴马肉猪肉食之成霍乱”。“猪肉羊肝和食之,令人闷”吴谦注曰:猪肉滞,羊肝腻,共食之则气滞闷矣。

《饮膳正要》云:“不可与猪肉同食,损”。

营养成分

每100克猪肉含热量271大卡。具体养素含量详见下表:

所含养素

含量(每100克)

单位

热量

271.00

大卡

碳水化

0

脂肪

17.04

蛋白质

27.34

纤维

0

384

毫克

351

毫克

区分挑选

选购指导

猪肉时,据肉的色、外观、气味等可以判断出肉的质量是好还是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硬,且带有香味。肉的外面往往有一层稍带干的膜,肉质紧密,富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处立即复原。

次鲜肉肉色较鲜肉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带有黏性,稍有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轻压后凹处不能及时复原;肉切后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肉汁。变质肉则黏性大,表面比较干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无弹性,指压后凹处不能复原,留有明显痕迹。

首先是看色。好的猪肉色呈淡红或者鲜红,不安全的猪肉色往往是深红色或者紫红色。猪脂肪层厚度适宜(一般应占总量的33%左右)且是洁白色,没有黄膘色,在肉尸上盖有检验章的为健康猪肉。此外,还可以通过烧的办法鉴,不好的猪肉放到锅里一烧水分很多,没有猪肉的清香味道,汤里也没有薄薄的脂肪层,再用嘴一咬肉很硬,纤维粗。

猪肉皮肤呈乳白色,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肉呈均匀红色,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粘手,弹性好,指压凹陷立即复原,具有猪肉固有的鲜、香气味。正常冻肉呈坚实感,解冻后肉色泽、气味、含水量等均正常无异味。

而饲料所致的劣质肉有废水或药等气味病理所致的有油脂、粪臭、腐败、怪甜等气味。种用公母猪肉较红,结缔组织多,韧性大,不易烂或熟,感差。

注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绿色,肉表面有水渗出,手指触摸肉表面不粘手。冻猪肉解冻后有大量淡红色水流出。

猪肉胴体皮肤淤紫红色,脂肪灰红,管有黑色凝块,因死亡时间长短不同臭味也不同。

注水肉

肉表面发胀、发亮,非常湿润。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呈水泡样。新鲜的切有小水珠往外渗。如果切的皮肤连着,会渗出一汪水。正常的肉用纸贴试,纸是油的、易燃;把纸贴在注水肉上,纸是湿的,不易燃烧。注水肉

变质肉

外表有干黑的硬膜或粘液,粘手,有时甚至有霉层。切面发暗而湿润,轻度粘手,弹性减弱,肉汁混浊。脂肪发暗无光泽,有时生霉,有哈喇油气味。筋略有软化,无光泽,呈白色或淡灰色。轻度变质的肉.必须规定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重度变质肉应作工业用或销毁。变质肉

猪肉

这种肉带有囊虫,它是绿虫的幼虫。米猪肉最明显的特征是瘦肉中有呈、乳白色、半透明的水泡,大小不一,从外表看,肉中像是夹着米粒。米猪肉

猪肉

因公猪体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臊的气味。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较薄、颗粒粗大,切部皮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毛细管。毛孔粗而稀,皮肤呈浅白色或发黑。肉发达.纤维、尤其是部和肩部和颈部肉呈暗红色.无光泽。后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

猪肉

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部皮肤皱缩,若宰杀时间长,皮肤干缩会更显著,失去弹性。皮肤与皮下脂肪结不紧缩,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红色,即所谓“红线”.脂肪外膜黄白色。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肉瘦,常呈砖红色。乳头大、长而油滑,呈,两侧乳房有乳腺,切可见灰白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肋骨一般扁而宽,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黄疸

液中的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的皮肤、黏膜、脂肪、肉和实质器官呈现黄色称“黄疸”。此类肉体放置时间越长,黄色越深。检验时注意与黄脂肉进区分,黄脂肉是由于动物生前吃了含胡萝卜素等特殊种类的饲料,宰后脂肪或浅部肉呈浅黄色,属非病理性的,随着肉体放置时间的延长,黄色可渐渐消退。

病畜肉

通常是急宰的肉,肉体明显放不全。肉色泽深或呈暗红色,脂肪及结缔组织、胸、腹膜下的管显有余,指压有暗红滴溢出;脂肪组织染成淡玫瑰红色。病畜肉的宰杀刀.一般不外翻,刀周围组织稍有液浸染的现象,骨髓红染。淋巴结肿大,且有暗红色或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

死畜肉

吃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猪肉,会食物中毒,或起人畜共患疾病。鉴法是死猪肉通常放不干净,外观呈暗红色,肉间毛细管中有紫色瘀血

一般表现为极度放不全,切割线平直、光滑、无皱缩和液浸染现象。肉呈黑红色且带有篮紫色,切面有黑虹色液浸润并流出滴,管中充满液,指压无波动感。腹膜管怒张,表面呈紫红色,脂肪红色。死畜肉的宰杀刀不外翻,切面平整光滑,刀周围无液浸染现象。骨髓暗红色。肉体一侧的皮下组织肉和浆膜,呈现明显坠积性淤液浸润组织呈大紫红色,侧卧部位皮肤上有淤斑。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紫红色或有其它病理变化。

新鲜猪肉

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猪肉的正常气味。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次鲜猪肉网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于或粘手,新切面湿润。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有氨味或酸味。肉汤稍有混浊,脂肪成小粒浮于表面,无鲜味。新鲜猪肉

新鲜猪肉肉质紧密,弹性好,皮薄。膘肥嫩、色雪白,且有光泽。瘦肉部分呈淡红色,有光泽,不发黏。不新鲜的肉无光泽,肉色暗红,切面呈绿、灰色,肉质松软,无弹性,粘手,闻起来有难闻的气味。严重腐败的肉有臭味,切记不宜购买、食用。

相关食物

猪皮

性味甘凉,含有质成分,能肤,将猪皮熟成冻子食之,能使人皮肤光洁细腻。

猪皮

猪胰

若治白癜,可用猪胰1具,浸一小时,饭上熟食用。猪胰

猪蹄

性味甘咸平,有补、通乳、托疮的作用,可用于产后乳少、疮毒等症。猪蹄

加工猪肉

其实除了鲜肉外,猪肉还大量被加工制作各式肉罐头、火腿、香肠、腌肉,甚至宠物食品。此种加工用的猪肉,甚至比鲜肉还多。加工猪肉

除此,家猪不重要部位屠宰产生的猪朵、猪脚、猪子、猪头、猪头甚至猪脏所成的猪肉,还可以与其他蔬菜成菜肴。此做法于东亚、美国南、欧洲等地都有。除此,猪血也在中国地被称为“豆腐”,台湾还有使用猪血与米做成的点台湾人称此为猪血糕。

温体猪肉

1950年代后,猪肉鲜肉产生有了电宰冻做法,从此传统放屠宰所成的猪肉被相对称为温体猪肉。温体猪肉感较佳,例如肉松最好采用温体猪肉,但是温体猪肉有卫生及人道的疑虑。而不论何种屠宰式,因猪肉可能容易滋养寄生虫等病源,因此多为熟食用。食用指南

食用禁忌

适宜人群

猪肉宜食一般人都可食用,成人每天80~100克,儿童每天50克即可。其适宜阴虚头晕贫血、大便秘结、养不良之人,燥咳的老人,产后乳汁缺乏的妇女及青少年、儿童食用。

忌食:体胖、多舌苔厚腻者慎食;患有冠病、压、脂者忌食肥肉;凡有偏盛之人应忌食猪头肉。

食用宜忌

相宜

猪肉+大蒜=相宜

猪肉中含有维生素B1,如果吃肉时再伴一点大蒜,可以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停留的时间,这对促进环以及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忌

猪肉不宜多食,肥肉尤其如此。多食则助热,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或脂升高,以致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病、压等。故肥胖脂过高、冠病、压慎用或忌用。

1.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猪肉

2.服降压药和降脂药时不宜多食。

3.忌食用猪油渣。

4.小儿不宜多食。

5.不宜在刚屠后食。

6.未剔除上腺和病变的淋巴结时不宜食用。

7.老人不宜多食瘦肉。

8.食用前不宜用热水浸泡

9.在烧过程中忌加冷水。

10.不宜多食炸咸肉。

11、不宜多食加硝腌制之猪肉

12.不宜多食午餐肉。

13.不宜多食肥肉。

14.忌与鹌鹑同食,同食令人面黑。

15.忌与鸽肉鲫鱼同食,同食令人滞

16.忌与乌梅桔梗黄连、小荞麦同食,易使人脱发

17.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一耗,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芫荽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猪肉+角,会起肚子痛。

18.忌与牛肉驴肉(易致腹泻)、羊肝同食。《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有滋腻阴之性,而牛肉气味甘温,能补脾、壮脚,有安中益之功。二者一温一,一补中,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中医云:“猪肉羊肝和食之,令人闷”。这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补、明,治虚热。“猪肉滋腻,入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与猪肉共同烹,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19.服磺胺类药物时不宜多食。

20.猪肉忌与水生角同食,会诱发癫痫症。

21.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大便干结,以及养不良者食用;

22.对湿热偏重、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注意事项

1.食用时应易除猪脖子等处灰色黄色暗红色的肉疙瘩,即称为“肉枣”的东西,因为这些地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则易感染疾病;

2.买猪肉时,拔一或数猪毛,仔细看其毛,如果毛发红,则是病猪;如果毛白净,则不是病猪;

3.猪瘟病是一种多发性传染病,对人体危害严重,这种肉绝不能食用。如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出点,或有出性斑块,即为病猪肉;如果是去皮肉,则可看脂肪和膜,如有出点即可认定为病猪肉

4.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因为的鞣酸会与蛋白质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5.在肉铺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标示,此时只要看肉的色,即可看出其柔软度。同样的猪肉,其肉色较红者,表示肉较老,此种肉质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购买,而色呈淡红色者,肉质较柔软,品质也较优良。

6.猪肉如果调得宜,它亦可成为“长寿之药”。猪肉长时间后,脂肪会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而固醇含量会大大降低。

7.生猪肉一旦粘上了脏东西,用水冲洗是油腻腻的,反而会越洗越脏。如果用温淘米水洗两遍,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脏东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来一团和好的面粉,在脏肉上来回滚动,很快就能将脏东西粘走。

8.种猪肉质量低劣,不烂,味道差。识法:(1)肉皮厚而硬,毛孔粗,皮肤与脂肪之间几乎分不清界限,尤其以部位最明显,去皮去后的脂肪又厚又硬,几乎和带皮的肉一样。(2)瘦肉色呈深红色,纤维粗糙,纹路清,水分少,结缔组织较大。

9.猪肉贮存:(1)将肉切成肉,放入塑料盒里,喷上一层料,盖上盖,放入箱的冷藏室,可贮藏1天不变味。(2)将肉切成,然后将肉平摊在金属盆中,置冷冻室冻硬,再用塑料薄膜将肉逐层包裹起来,置箱冷冻室贮存,可1个月不变质。(3)将肉切成肉,在锅加油煸至肉转色,盛出,凉后放进箱冷藏。

10.由于猪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欢,这是由于脂肪过长时间所产生的油臭味,然后具有光泽且压住时具有弹性者,即是新鲜的肉;肉质不坚实,而色不新鲜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无论如何烹调也不会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后,便容易部的不适。猪肉变质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时应特注意。

常见谣言

此为谣言:猪肉里有钩虫,水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

辟谣:“猪肉本不会有钩虫”,中国肉类协会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张子平告诉新华食品。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险评估实验室(青岛)的专家向新华食品介绍,钩虫病是线虫病的一种,在猪常见寄生虫中,钩虫只寄生在猪的肠道,无法到达组织,而且在组织中无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虫体。

上述专家还强调,仅从图看,“猪肉上出现线状物的长短及结构与钩虫真实的虫体长短和结构特征不符”。

张子平对此表示认同,“图中显示的甚至都不可能是寄生虫,因为寄生虫起码是有头部结构的,而图中的肉状物只有一个单一的生理组织结构,所以很有可能就是一管”。

“即便是寄生虫,也不可能出现水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情况”,张子平说,一般情况下,寄生虫在100℃的水中5分钟就会死亡;而当温度降至冷藏温度,即-18℃时,连抵抗力最强的旋毛虫也会冻死。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险评估实验室的专家还表示,近年来,中国生猪基本都是规模饲养的,饲料来源清楚,程序化免疫和驱虫坚持的好,寄生虫病发生几率低,已基本切断寄生虫生存和传播链条。此外,各地农业管部门全程加强了对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持续不断强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等生物性危害因子检疫和监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咽部苹果酱样结节

下一篇 猪耳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