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腮腺肿大

1、炎症 如腮腺炎、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等。2、肿 如多性腺、Warthin腺样囊性癌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淋巴上皮病。4、其他 如腮腺良性肥大。腮腺炎、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性腺、Warthin腺样囊性癌、淋巴上皮病、腮腺良性肥大。腮腺肿大只是临床体征,要明确诊断则需正确的诊断思路与步骤。腮腺肿大的诊断思路与步骤应遵:判断有无腮腺肿大→鉴弥漫性肿大和局限......
目录

症状起因

1、炎症 如腮腺炎、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等。

2、肿 如多性腺、Warthin腺样囊性癌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淋巴上皮病。

4、其他 如腮腺良性肥大。

常见疾病

腮腺炎、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性腺、Warthin腺样囊性癌、淋巴上皮病、腮腺良性肥大。

诊断

腮腺肿大只是临床体征,要明确诊断则需正确的诊断思路与步骤。腮腺肿大的诊断思路与步骤应遵:判断有无腮腺肿大→鉴弥漫性肿大和局限性肿块→查明腮腺肿大的原因。

(一)判断有无腮腺肿大

腮腺位于面侧部,腺体上缘为颧弓,前缘覆盖嚼表面,下界为下领角的下缘,二上缘,后上界为外耳道的前下部,并延伸至乳突尖部。一般左右对称,表面不超过颧弓平面。如腮腺体积超过以上范围,则判断为腮腺肿大。彩超、CT, MRI等有助于判断。

(二)鉴弥漫性肿大与局限性肿块

弥漫性肿大是以耳垂为中的肿大,如为炎症所致,则腮腺肿硬、发热;如为良性肥大,则腺体柔软,只是单纯性腺体肥厚。局限性肿块是指腮腺某一部位肿大,多为淋巴结肿大、肿所致。

(三)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对腮腺肿大的诊断至重要。当患者以腮腺肿大或肿块为诉就诊时,应了解渐进性增大还是短期迅速增大;有无肿胀和疼痛;肿痛是否与进食有等。一般而言,腮腺导管结石腮腺肿大与进食有;慢性炎症有反复肿胀史;肿为进性增大。良性肿生长缓慢,病期较长。恶性肿生长较快,病期较短。

(四)腮腺肿大伴随症状分析

1、伴有红肿热痛:多为炎症所致。

2、伴局限性疼痛或放射性疼痛:多见于腺样囊性癌

3、伴有面瘫:多见于恶性肿,侵犯面神经

4、伴有困难:多见于腮腺,向旁突出,阻塞腔所致。

5、伴有口干眼干:多见于淋巴上皮病。

鉴别诊断

1、腮腺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非化脓性弥漫性腮腺肿大、疼痛、发热为特征。多见于2岁至14岁人群,腮腺肿痛而不红,导管不红,唾液分泌清亮。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炎等。白细胞总数不高,淋巴细胞增多;淀粉酶升高。

2、急性化脓性腮腺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由化脓性细菌(要是金黄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起的腮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外伤、手术后及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下疼痛,体温升高(可达40℃),较腮腺炎剧烈;腮腺区弥漫性红肿、压痛,可有凹陷性水肿导管红肿,可挤出脓液;穿刺抽出脓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

3、慢性复发性腮腺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但以5岁左右的儿童最为常见。具有复发性: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单侧或双侧腮腺反复肿胀导管有脓性或冻状分泌物;腮腺造影显示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导管及腺导管无明显异常。

4、慢性阻塞性腮腺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是由于导管狭窄或异物阻塞,使阻塞部位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淤滞所致的腮腺组织慢性炎症。腮腺反复肿胀,大多与进食有导管轻微红肿,挤压腺体,腮腺导管流出浑浊液体;扪及条索状导管腮腺造影显示导管间、小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而复发性腮腺炎是末梢导管在、球状扩张。

5、腮腺良性肿

临床上多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肿表面光滑或呈结状。由于良性肿中绝大多数为多性腺,属于临界性肿,手术不当,术后很容易复发。Warthin多发于老年男性,肿多位于腮腺尾部,或卵腮腺管畸可抽出液;腮腺淋巴管可抽出淡黄色淋巴液。

6、腮腺恶性肿

腮腺恶性肿在临床上可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甚至浸润神经,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面神经麻痹等。有的侵犯咀嚼起张受限;侵犯周围组织质破坏。少数病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腮腺恶性肿中,黏液表皮样癌最常见。腺样囊性癌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为局限性疼痛或放射性疼痛,可为自发性也可为触发性。腮腺恶性肿最好在术中冻活检确诊,但最后诊断需病理检查。

7、腮腺淋巴上皮病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都有腮腺肿大。

检查

(一)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注意以下情况:

1、应注意两侧面部是否对称,腺体所处部位的解剖标志是否存在。

2、面神经功能的观察应细致,是否有面瘫

3、检查唾液分泌时,应注意分泌物的色及黏稠度,注意导管有无红肿。

4、观察旁是否膨隆,如是则可能为腮腺

5、如为肿块,则应注意其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系。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受限常为恶性肿的指征。多性腺表面常呈结状,Warthin表面常较光滑且质地较软而有弹性感。

6、除检查腮腺局部情况外,尚应仔细作颈部各组淋巴结的扪诊。

(二)助检查

腮腺肿大的病因很多,应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进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腮腺造影。

3、腮腺彩超。

4、腮腺CT或MRI。

5、核素显像。

6、唾液流量测定及唾液分析。

7、细针穿刺细胞检查。

8、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检查。

9、如考虑为结核、恶性肿,则应检查功能、胸、消化系和泌尿系B超。

治疗

腮腺肿大的疾病很多,治疗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包括以下几个面:

(一)药物治疗

1、如病毒、细菌导致腮腺炎症性肿大,选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2、腮腺恶性肿对化疗药物大多数不敏感,多选用术前或术后化疗,姑息性化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腮腺肿大的要治疗手段,其适应如下:

1、化脓性腮腺脓肿成需切流。

2、各类良恶性肿和类样病变。

3、不可复性腮腺慢性炎症。

4、长期不消退的肿大腮腺淋巴结

5、影响美观的腮腺良性肥大。

腮腺肿大切除术要有部分切除术、浅切除术、全腮腺切除术和扩大切除术,选择何种术式需据不同疾病来定。

(三)理疗

炎症所致的腮腺肿大,超短波、红外线理疗有助于肿胀消退。

(四)化疗和放疗

适用于恶性肿所致的腮腺肿大。

预防措施

1、流高发季,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更要避免与流患者接触。

2、居家环境应保持空清新,减少病毒侵犯的可能性。

3、对接触过流患儿的孩子,应密切观察,有一定预防作用。

4、完善幼儿园及校里的晨检、隔离制度,患儿须及时隔离,对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及时消毒。

5、注射疫苗。

日常护理

(一)减轻疼痛的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即睡觉前后漱,以减少口腔残留食物,防止腮腺继发化脓性感染。

2、做好饮食护理:据患者咀嚼能力,给予清单、易消化、有养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硬而干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张、咀嚼、唾液增多使肿痛加剧。

3、医嘱局部冷

(二)体温过高的护理

1、注意休息,防止过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热伴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汗液热。

2、检测体温变化。

(三)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四)预防感染传播

1、控制感染源:对患者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2、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空消毒患者房间。

3、保护易感者:易感儿接种疫苗能有效防止腮腺炎的流

(五)健康指导

单纯腮腺炎患者可在家隔离治疗,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做好理护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法,使患者配治疗。教会家长观察病情,若有并发症出现,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舌痛

下一篇 舌干苔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