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耳细辛
形态特征
獐耳细辛,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8-18厘米。 根状茎短,密生须根。 基生叶3-6,有长柄;叶片正三角状宽卵形,长2.5-6.5厘米,宽4.5-7.5厘米,基部深心形,三裂至中部,裂片宽卵形, 全缘,顶端微钝或钝,有时有短尖头,有稀疏的柔毛;叶柄长6-9厘米,变无毛。 花葶1-6条,有长柔毛; 苞片3,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毫米,宽3-6毫米,顶端急尖或微钝,全缘,背面稍密被长柔毛; 萼片6-11,粉红色或 堇色,狭长圆形,长8-14毫米,宽3-6毫米,顶端钝; 雄蕊长2-6毫米, 花药椭圆形,长约0.7毫米; 子房密被长柔毛。 瘦果卵球形,长4毫米,有长柔毛和短宿存 花柱。4月至5月开花。
生长环境
生山地杂木林内或草坡石下阴处。
分布情况
医用价值
附方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根茎圆柱形,长1-2cm,直径2-8mm。表面棕褐色,环节密集,状如 僵蚕,节上有 不定根;先端残留叶柄残基,纤维性。不定根长可达10cm,直径约0.5mm。质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气微,味苦、辛。
【性味】:味苦;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隔水蒸,3-4.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烂绞汁涂。
【出处】:《中华本草》
花语
羞怯,忍耐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