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竹叶参

竹叶参 竹叶参(拉丁:Disporum cantoniense(Lour.) Merr.,:万寿竹),百合竹叶参植物。其横出,粗长,纸质,披针至狭椭披针,基部近叶柄短;花序3~10朵,花梗长2~4cm,紫色花药长3~4mm,丝长8~11mm;子房长约3mm,浆果直径8~10mm,种子棕色期5~7月,果期8~10月。它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于长江以......
目录

形态特征

万寿竹又广东万寿竹、山竹、一线香、竹草、玉竹草、白子草、竹叶草。横出,质地硬,呈结状;粗长,肉质。高50-150cm,直径约1cm,上部有较多的叉状分枝纸质,披针至狭椭披针,长5-12cm,宽1-5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近,有明显的3-7,下面上和边缘有乳头状突起,叶柄短。花序3-10朵,着生在与上部对生的短枝端;花梗长(1-)2-4cm,稍粗糙;紫色花被斜出,倒披针,长1.5-2.8cm,宽4-5mm,先端尖,边缘有乳头状突起,基部有长2-3mm的雄蕊藏,花药长3-4mm,丝长8-11mm;子房长约3mm,花柱连同柱头长为子房的3-4倍。浆果直径8-10-mm,具2-3(-5)颗种子种子棕色,直径约5mm。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及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主要价值

药用

白龙须、竹叶七、白毛七、豪猪七、石竹竹节参竹根七百尾笋、白药、小竹、倒竹老虎姜竹林消、倒竹伞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归经

功效

湿,舒筋活,清热祛止咳。

用于湿痹关节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虚劳骨蒸潮热咯血肺热咳嗽伤。

配伍

1、治手足麻痹:山竹60g,鸡蛋1个。水,服汤食蛋。

2、治湿痛:山竹18g,红孩儿15g,茜草根血藤、虎刺各9g。用白500ml浸泡7天,每次15-60ml,早晚各1次。

3、治痛:山竹适量。研末,每次6g,水冲服,早晚各1次。(1-3出自《江西草药》)

4、治虚劳骨蒸潮热竹叶参60g,太白洋参、黄精细辛各30g,猪肉食。(《陕西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或膏涂。

采集加工

夏、秋间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呈扁,弯,长5-10mm,直径约5mm,下面生有多数细,略扭,长4-10mm,直径1-2mm;表面黄棕色,具细纵纹。质硬脆,断面皮部白色、木部淡棕色微,味甘、微辛。以粗、色黄棕色为佳。

药理作用

万寿竹制具有明显的强作用,与西地兰、毒毛苷比较,其减慢率的作用更为明显。

论述

1、《江西草药》:“祛热,舒筋活。”

2、《陕西草药》:“滋阴补虚,祛湿,活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结核,心慌气短湿腿痛。神经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竹叶吉祥草

下一篇 竹叶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