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
科学分类
门英文名Angiospermae
纲英文名Dicotyledoneae
科拉丁名Rutaceae
属拉丁名Zanthoxylum
种拉丁名Zanthoxylum armatum DC.
种下等级:b.Zanthoxylum armatum DC. var. ferrugineum (Rehd. et Wils.) Huang ex C. S. Yang; Zanthoxylum ferrugineum (R. et W.) Huang
植物形态
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 叶轴及 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 雄花的花被片6—8,一轮,雄蕊6—8;雌花 心皮2—4,花柱略侧生,成熟心皮1—2。蒴果红色,表面有粗大凸起的油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产各地,生于山坡、丘陵的丛林或荒草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果皮可作调味品;果、根及叶入药有散寒、止痛、消肿、杀虫之效。 种子含脂肪油;根含生物碱( 白鲜碱、 茵芋碱)。
![]() | ![]() |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东南亚地区; 东亚; 克什米尔地区; 琉球群岛; 日本; 日本中部以南; 印度北部; 印度东北部; 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
国内分布:陕西省, 甘肃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台湾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性质
园林用途
可植为刺篱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球形小分果1-2,直径4-5mm,顶端具细小喙尖,基都无末发育离生心皮,距基部约0.7mm处小果柄顶部具节,稍膨大。外表面红棕色至褐红色,稀疏散布明显凸出成瘤状的油腺点。内果皮光滑,淡黄色,薄革质。果柄被疏短毛。种子圆珠形,直径约3mm,表面深黑色,光亮,密布小疣点, 种脐圆形, 种脊明显。果实成熟时珠柄与内果皮基部相连,果皮质较脆。气香,味麻而凉。以色红棕、味麻有凉感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果皮外方显著凹凸状。表皮细胞1列,有时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2列。中果皮宽广,由薄壁细胞组成,分布油室5-6个,直径311-467μm, 维管束12-15个。 内果皮为2-5列,木化,厚壁细胞。表皮及下皮细胞内含众多无定形或颗粒状棕色色素,中果皮薄壁细胞含较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0-40μm,并有少量方晶及圆形 淀粉粒。
性味
功用主治
用法与用量
选方
各家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