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竹叶榕

竹叶榕 竹叶榕(拉丁:Ficus stenophylla Hemsl.),竹叶牛奶树、水稻清、梨果榕等,俗柳叶榕、长柄竹叶榕等,桑科榕属灌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无危物种。竹叶榕高达3米,小疏被灰白色硬毛;厚纸质,干后灰绿色,线状披针;榕果椭状球,稍被柔毛,熟时深红色;雄花同生于雄株榕果中,果期5-7月。分布于云南、广西、越南老挝等地。生于溪......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小生灰白色硬毛,节间短。纸质,干后灰绿色,线状披针,长5-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近,表面无毛,面有小体,全缘卷,侧脉7-17对;托叶披针红色,无毛,长约8毫米;叶柄长3-7毫米。榕果椭状球,表面稍被柔毛,直径7-8毫米,成熟时深红色,端脐状突起,基生苞片三角,宿存,总梗长20-40毫米;雄花同生于雄株榕果中,雄花,生内壁口部,有短柄,花被3-4,卵状披针红色雄蕊2-3,丝短;,具柄,花被3-4,倒披针弯,子房球花柱短,侧生;雌花生于另一植株榕果中,近无柄,花被4,线形,先端钝,瘦果透镜状,部具棱,一侧微凹入,花柱侧生,纤细。果期5-7月。

变种

竹叶榕长柄竹叶榕(变种)FicusstenophyllaHemsl. var.macropodocarpa(Lévl. et Vant.) Corner

披针或倒披针,长5-10厘米,宽2-3厘米,干后黄绿色,侧脉7-11对;榕果具长总梗,长约2-5厘米,雄花雌花均具柄。期5-6月,果期6-7月。

云南、广西、贵州南部及西南部。生于溪边或河岸旁。越南老挝泰国也有。

生长习性

生于溪旁潮湿处或山坡路边。喜光照,能耐直晒,也能耐半阴,过于阴长势不良。喜温暖不耐。喜湿润不耐干旱。喜潮湿, 耐干性差,喜通良好。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栽培技术

繁殖

用高压,扦插或播种法繁殖。易于栽培

整地

在每年的四月份始整地,首先要深耕翻土、整地,然后再沟槽。

育苗

浸种

种子先晒2~3小时,使用前用水浸泡14小时左右,滤干后待用(每亩用种3~4公斤)。在播种前一天给育苗地浇水(保足够的水分,至少提前15~16小时),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在准备好的沟槽里。用锄头稍微覆一薄层土。

浇水

足够的水分,然后采用2米宽的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度),两边压实,以免被吹干,5天后,就会有幼苗生出,此时可以揭地膜。

浮床制作

先用丝将毛竹扎成竹排(宽1米、长6米),然后把塑料管再固定在竹排上,间隔为15厘米。

栽培

25天后可以拔苗,拔苗时需将手握在离幼苗部8~10厘米处,动作轻缓以免损坏幼苗的部。苗拔起后将其部的泥土在水中清洗干净,然后种在竹排塑料管,每平米为50支。

管理

在水质比较肥沃流水处,植株生长良好,不用施肥或添加养液。定期除一下杂草外,无需太多的管理。

采收

下水时温度高,每10~15天采收1次,天凉后,隔25天采收1次。采收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竹叶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产量不高。到生长后期衰老,而秋季菜种类已多,可放任生长,作青饲料用。至霜降以前采收完毕。

药用价值

水稻清

功能治:止咳,行气,祛湿。用于咳嗽胸痛,跌打肿痛,肾炎湿骨痛,乳少。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外用:适量,捣;或水洗。

各家论述

1.《常用草药彩色图谱》:补,祛止咳,行气。治跌打肿痛,湿骨痛,妇女缺乳五劳七伤咳嗽胸痛

2.《云南草药》:补安胎。治胎动不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颌骨关节痛

下一篇 喉结增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