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指因与言语表达有神经-肉系统的器质性损害导致发音力减弱或瘫痪张力改变、协调不良等,音不准、声韵不均、语流缓慢和律紊乱等言语障碍构音障碍的常见病因有如下:(1)肉及神经肉接头疾病,如重症无力多发性炎、强直性养不良、先天性强直、周期性瘫痪等。(2)周围神经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征,白喉多发性神经炎,第Ⅴ、Ⅶ、Ⅸ、Ⅹ、Ⅻ神经麻痹底(颅、外......
目录

病因

构音障碍的常见病因有如下:

(1)肉及神经肉接头疾病,如重症无力多发性炎、强直性养不良、先天性强直、周期性瘫痪等。

(2)周围神经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征,白喉多发性神经炎,第Ⅴ、Ⅶ、Ⅸ、Ⅹ、Ⅻ神经麻痹底(颅、外)病变(如肿、炎症、先天性畸管性疾病等)。

(3)真性延髓麻痹,包括急性延髓麻痹及慢性延髓麻痹。前者见于急性延髓灰质炎、脑干炎、延髓外侧综征、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等,而后者要见于延髓空洞症、延髓压迫症、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4)假性延髓麻痹,如大脑脑干广泛性病变损害双侧皮质脑干束,可起假性延髓麻痹。常见于管性疾病、炎症、多发性硬化、广泛性损伤、瘫痪等。

(5)小脑病变见于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脑脓肿外伤、急性小脑炎、多发性硬化小脑管病变等。

(6)基底病变见于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舞蹈病、帕金森综征等。

临床表现

构音障碍患者要表现为发音不准,咬不清,声响、音调、速度、律异常和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性的改变,也就是说话含糊不清和不流利。严重时,言不分音,语不成句,难以听懂。最严重时完全不能说话,出现构音不能。但构音障碍患者言语所表达的容和语法往往都是正常的,对理解他人的语言也无困难,而仅仅是语的表达障碍。构音障碍可以是患者要的或唯一的症状,也可以是次要的伴随症状

不同病因起的构音障碍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且常有特异性的伴随症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构音障碍常有困难、饮水呛咳等"假性延髓麻痹"的其他表现,且多伴有强哭、强笑症状。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起的构音障碍也常有困难表现,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原性构音障碍常有躯干及四肢肉的无力或萎缩。小脑损害起的构音障碍常伴有肢体运动的共济失调张力减低、平衡不稳等症状。基底病变起的构音障碍可伴有肢体张力异常及不自运动等表现。

不同构音结构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一)麻痹

第Ⅻ神经损害导致其支配的瘫痪时,起发音声母s、z、r如"四"、"十"、"紫"、"日"等及音韵母e如"得"、"特"、"勒"等含混不清。病变早期患者往往感觉的运动变得迟缓,自诉头"发笨"和"肉跳",病情逐渐加重后,头完全不能运动,位于口腔底,几乎不能发音。如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起的构音障碍,患者常伴有萎缩、体变小、舌质发软且弛缓、面有许多深沟。

(二)麻痹

神经损害肉的瘫痪无力时,可影响音b、p、m如"包"、"抛"、"猫"、"玻"、"波"、"摸"等和齿音f如""、"佛"等的发音,导致患者发音及齿音含混不清。此外,患者如出现萎缩,可表现为变薄、多皱褶;无力导致患者不能吹哨,噘嘴困难。

(三)软咽喉麻痹

当第Ⅸ、Ⅹ神经所支配的一软无力瘫痪时,对声母g、k、h的发音如"高"、"亢"、"好"、"哥"、"柯"、""等特困难。病变早期患者往往仅在发较长的音时带音,孔时可使音消失,病情加重后发音呈典型的音,呼发音时鼻腔而语句短促,音含糊不清。此外,患者常伴有困难、流涎、进食呛咳,食物易由孔流出等表现。

患者第Ⅴ神经(运动支)损害时,咀嚼瘫痪和萎缩,可使张动作障碍而影响说话,双侧损害时患者完全不能张

诊断

不同病因起的构音障碍,其诊断依据不同。诊断原则是首先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构音障碍,然后再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其他伴随症状,进定位定性诊断。

鉴别

(一)失语症

失语症是指由于语言神经中枢(常为优势半球)的病损言语阶段障碍,导致患者抽象信号思维障碍,丧失语、文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因先天或幼年疾病习困难,造成的语言功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优势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①下回后部受损时出现运动性失语;②颞上回后部是听语中枢,损害时出现感觉性失语;③中回后部是书写中枢,病变时患者无法用文书写来表达,出现失写症;④角回为阅读中枢,受损时读不出文音及不知其意义,出现失读症;⑤颞上回与角回之间区域是物体的命中枢,病损时出现命性失语。起失语症的最常见病因管疾病,其次为部炎症、外伤、变性等。

(二)缄默症

缄默症指患者言语表达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发育也无障碍,但患者却沉默不语,长时间一言不发。常见的功能性缄默症要有以下几种。

1.选择性缄默症:多发生于敏感、怯、孤僻性格儿童,患儿多因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初次离、环境变动等而起病,部分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缄默"的高度选择性是本症特点,患儿在某些人、人群或在特定环境中保持缄默,而在另一些人和环境中讲话流畅。

2.癔症:患者出现缄默症状时常与癔症性木僵同时出现,如无并发木僵,则仅表现缄默不语,而写、手势等动作都很敏捷,面部表情也很活泼。缄默表现和其他临床症状一样,具有突发突止、易于接受暗示等特点。

3.紧张性缄默症:患者表现为缄默不语,或有断的破裂性语言,同时可伴有拒绝、违拗、木僵、蜡样屈、冲动等症状

4.妄想的缄默症:常见因周围人不同意患者所述妄想容,而拒绝与周围人交谈和因幻觉或妄想容"命令"患者不语而保持缄默。患者无违拗、冲动或僵住现象。

5.抑郁症:患者可出现缄默症状,表现为木僵或喃喃自语,患者面容悲戚,有时伴发阵发性焦虑,病情严重者绝对缄默。

(三)失声

失声又称发音困难,是指及其支配神经损害起声带活动障碍或呼吸麻痹及呼吸律紊乱所致声带振动障碍。的支配神经均为迷走神经分支(神经神经),凡在神经的径路上侵犯和压迫神经的各种病变都可以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在喉肌麻痹初期,声带无力,发出声音低而粗涩。随着喉肌瘫痪的进展,双侧声带均无运动而保持于中立位,其间只留一条狭缝,出现的征候特点是失音困难与喘鸣。此时须行气管切,以维持生命。但患者如仅有失音而无呼吸困难,多为癔病。

(四)口吃

口吃是语音律障碍的一种,是由于不同原因音重复或语流中断的语音律障碍,当言语表达不流利时常伴躯体抽搐样动作和面部异常的表情。口吃多发生于儿童,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善或消失,少数可持续至成年。口吃可能是生理与理多种因素综作用的结果。因发音-呼吸器官的紧张性痉挛,导致语言奏失调,在激动、恐惧或情绪激动时更易发生。可表现为第一发音时发不出,第一重复,话语中途某发音障碍,或无意义地重复发音等不同式。患儿说话时,可伴有跺脚、摆手、挤眼、歪嘴、颤抖、躯干摇晃等动作。并易因口吃影响产生孤僻、自卑、羞怯等性格,部分患儿常易兴奋或激惹,并伴有情绪不稳和睡眠障碍等。常见的口吃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先天利左性口吃 指患者先天利左,因后天强制性教育,被迫改为利右,故言语不流利,造成口吃

2.思维过速性口吃 是指因思路宽阔迅速,致使齿追随不及,造成口吃

3.精神口吃语阶段由于精神创伤,语言表达受到抑制,造成失语。患儿有精神创伤史,并可有发言紧张、孤独、寡语、为退缩或易激惹、情绪不稳定等表现。

4.言性口吃 指儿童语期间改变言,或兼两种以上不同言而导致口吃

5.家族性口吃 患者常有家族史,甚至同一家族中有多人患病。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亦有人认为在遗传基础上因外因诱发。要外因是习语言的环境不佳,如父母口吃,或父母语快、含混,儿童不易模仿等。

(五)语言发音障碍

由于先天不足或幼儿发育期疾患,造成言语功能发育缺陷,导致聋哑或各种喑哑等功能障碍称语言发育障碍。聋哑病是指因先天因素或婴幼儿时期各种疾病起双严重耳聋或全聋,失聪后患儿不能习语言而致哑。此外,严重智力发育延迟或障碍、运用功能发育不全等均可造成喑哑。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构音不清

下一篇 高腭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