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小儿前囟凹陷

凹陷其特征为:患儿前下陷,多伴有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小儿出现此症状,应考虑是脱水。新生儿颅发育尚未完全,被纤维组织膜充填,称颅。新生儿颅发育尚未完全,被纤维组织膜充填,称颅。前最大,位于矢状缝前端,呈菱形,生后1-1.5岁。导致儿童出现脱水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性肠炎和液体摄入过少。呕吐腹泻起的体液丢失是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同时也是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
目录

原因

导致儿童出现脱水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急性肠炎和液体摄入过少。呕吐腹泻起的体液丢失是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同时也是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脱水的另一常见原因是液体摄入过少,例如:口咽疼痛起的困难。有时,配奶粉与水混的比例不当――奶粉中所加水量过少,也可起婴儿出现脱水

最大,位于矢状缝前端,呈菱形,生后1-2岁。在宝宝头颅部有一个菱形间隙,称为前,大小为2.5厘米X2.5厘米(两对边中点连线),摸上去有搏动感。前,部分婴儿在6个月前会有生理性增大,6个月时始缩小,在12~18个月时会。前过迟,可见于佝偻病、克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积水等患儿;前过早,见于小头畸患儿。饱满隆起,表明压增高,常见于婴儿膜炎、炎和积水等患儿;前凹陷,见于脱水养不良和极度消瘦的孩子。

检查

一般据前、眼窝、皮肤弹性、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是否脱水,并可估计脱水程度。

婴儿出生时前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逐渐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后枕骨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一般约在婴儿出生后6~8周。在正常情况下,未囟门外观平坦,稍微内陷

鉴别诊断

饱满:在宝宝头颅部有一个菱形间隙,称为前,大小为2.5厘米X2.5厘米(两对边中点连线),摸上去有搏动感。饱满隆起,表明压增高,常见于膜炎和积水等患儿。

张力增高:婴幼儿压增高早期可发现前的张力增高,颅缝分离,叩诊如破水壶声音。侧卧位椎穿刺所测得的液压力超过1.92kpa,即为压增高,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压增高综征。

延迟: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前延迟或明显扩大是积水的常见临床症状

一般据前、眼窝、皮肤弹性、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表现即可判断是否脱水,并可估计脱水程度。

缓解方法

脱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只要了解可能脱水的原因,就可以尽早采取适当的法来预防。上面已提到脱水要原因是急性肠炎和水摄入量不足。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呕吐腹泻及拒绝饮食的情况,就应想到很可能发展成脱水。及时少量多次地补充服液体,就可以预防脱水的发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脑体征

下一篇 旋转性眩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