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颅内高压

压,疾病,是指颅腔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静力压和管动压两因素组成。由于颅腔总容积相对固定,颅压保待相对稳定。正常人平卧位颅压约为 l.33kPa(10mmHg)。当组织肿胀占位性病变或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环受阻或流灌注过多导致颅压持续保待在2.0kPa(l5mmHg)以上时称高压(inreacranial hypertension)。一般以药物进治......
目录

概述

  颅压是指颅腔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静力压和管动压两因素组成。由于颅腔总容积相对固定,颅压保待相对稳定。正常人平卧位颅压约为l.33kPa(10mmHg)。当组织肿胀占位性病变或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环受阻或流灌注过多导致颅压持续保待在2.0kPa(l5mmHg)以上时称高压(inreacranial hypertension)。

病因

  1.组织体积增加,最常见原因为水肿

  (l)管源性水肿外伤、颅肿、颅手术后和管意外等。

  (2)细胞中毒水肿、缺氧,毒血症

  (3)混水肿

  2.颅容量增加,二氧化碳蓄积,丘下部或脑干部位手术刺激管运动中枢。

  3.液量增加,液吸收障碍和(或)液分泌过多。

  4.占位性病变,脓肿等,病变本身占有一定体积,同时病变周围水肿或阻塞环通路,可致梗阻性积水。

临床表现

  1.头痛,是高压最常见的症状,颅压愈高,头痛愈明显,多为弥漫性钝痛。疼痛好发于晨起时,常呈待续性或阵发性加重。任何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排便等均可使疼痛加剧。呕吐或过度换可使头痛减轻。急性压增高头痛剧烈,坐立不安,往往伴有喷射性呕吐

  2.呕吐,一般与饮食无呕吐前有或无恶心,常呈喷射性,且多伴有剧烈头痛头昏头痛剧烈时呕吐症状也较重。

  3.视力障碍,表现为一过性黑朦,逐渐发展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静扩张、出。压迫时可表现复视,急性高压可无视乳头水肿表现.

  4.意识障碍烦躁、淡漠、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5.癫痫或肢体强直性发作。

  6.生命体征变化,压升高,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即库欣(Cushing)三征。严重颅压升高者搏可在每分钟50次以下,呼吸每分钟l0次左右,收缩压可达24kPa(l80mmHg)以止,此为脑疝的先兆征象。

  7.脑疝的表现,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部分组织发生移位,挤人硬膜的裂隙或枕骨大孔压迫附近的神经管和脑干,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见脑疝有两种.

  (1)小脑幕切迹疝(颞沟回疝),同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对侧肢体瘫痪和出现病理反射。

  (2)枕骨大孔疝(小脑体疝),后颈部及枕部疼痛,颈强直,强迫头位嗜睡,意识障碍,大、小使失甚至深昏迷,双侧瞳孔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深慢或突然停止。

  8.助检查:

  (1)穿测压,在L2~3间隙穿刺测压,若压力>I.8kPa(l3.5mmHg或l80cmH2O)即可确诊。疑有脑疝成者,不宜做穿。

  (2)颅压监测.较穿测压准确,可动态了解颅压变化。

  a.轻度升高.压力为2.0~2.7kP.(15~20mmHg)。

  b.中度升高,2.8~5.3kP(21~40mmHg)。

  c.重度升高,>5.3kP(40mmHg)。

  (3)管造影、CT和磁共振等可间接诊断高压。

治疗

   高压症的治疗取决于病因高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高压的程度与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密切相。因此,应尽快弄清病因,从本上解决高压问题。

  高压症的治疗标是:应将颅压至少控制在250~300mmH2O以下;通过维持适宜的平均动脉压使灌注压达到60mmHg以上,保部的正常功能活动;避免一切能够加重或促发高压的不利因素。

  1.一般措施 任何原因造成急性高压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要原因之一,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立即收入ICU积极抢救治疗。及时、适量的给予脱水治疗,有效的降低颅压,使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是急性高压症抢救成功的键。

  急性高压症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位置可降低压和容量,这是降低颅压的简单方法。理想的头位角度应依据患者颅压监测的个体反应而定,头抬高15~30°是比较安全的,可使颅压持续降低。保持颅回流通畅,应避免头部过高或颈部衣带过紧、头部位置不正和患者躁动不安现象,以防压增高。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生命体征不稳者,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呕吐时将患者的头颈保持侧位,以防误吸;保持道通畅,防止道阻塞、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并保氧饱和度实时监测,及时吸氧。呼吸停止的患者除立刻进人工呼吸,应迅速进气管插管,气管加压吸氧,并同时给予脱水,还需使用呼吸兴奋跳、呼吸同时停止者除立即进行气管加压吸氧,注射盐酸上腺素外,应立即压。每日进液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2000ml左右,静补液宜用5%葡萄糖液和0.45%氯化钠的低钠糖盐水,每日补钠量控制在5.6g为宜,注意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确处理稀释性低钠综征。并应激性高糖时可起非酮性高渗性高糖性脑病

  严重的压、低钠血症贫血癫痫发作都能压增高,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不是所有的高压都能表现出来,例如TBI患者伴有昏迷时并不能表现出头痛恶心呕吐,一些急性高压症患者的视神经乳头并无水肿,单纯据临床表现很难准确判断,因此,颅压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前颅压监测的要有两种,脑室置管监测颅压和硬膜传感测量颅法,两种法各有优缺点。对重度损伤患者应考虑颅压监护,以动态观察颅压变化,据后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的治疗法,并监测治疗效果。颅压监护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即使在有条件的医院,也应严格选择病例,适时适度的采用这一监测技术。

常规护理

1.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人应该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

3.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并观察记录其次数,容物的色与量。

4.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志,瞳孔及肢体运动改变,如发现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压升高,搏减慢,呼吸深慢,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意识不清,表示脑疝成,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搬运及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颈部过屈,过伸及受压.坐起或大小便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压增高及脑疝成。

6.凡有急性水肿,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成人每日入水量一般在2000ML以,静补液速度不宜过快,20-30滴/分。

7.高热,尿崩呕吐频繁及使用利尿脱水激素药,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医嘱记录出入水量。

8.凡安放脑室流管,压监护者,注意流是否同畅,并医嘱观察记录颅变化,发现流不通畅或颅压急骤升高25-30MMHG.以上要及时通知医生。

9.保持大便通畅,3天未排大便者,据医嘱予轻泻,或低压灌肠,用高压及大量液体灌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紫荆桠

下一篇 紫荆根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