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葳茎叶

紫葳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治热生,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录》)凌霄藤、争墙(《常用草药》),白狗肠(《广西草药》)。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植物态详"凌霄"条。凌霄木质藤本,借攀附于其服物上。黄褐色具棱状网裂。对生,厅数羽状复叶叶轴长4-3cm;小叶柄长5-10mm,小7-9格,卵形至卵状披针,长4-6cm,宽1.5-3cm,先端尾状......
目录

紫葳茎叶简介

(《录》)

凌霄藤、争墙(《常用草药》),白狗肠(《广西草药》)。

来源

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植物态详"凌霄"条。

凌霄木质藤本,借攀附于其服物上。黄褐色具棱状网裂。对生,厅数羽状复叶叶轴长4-3cm;小叶柄长5-10mm,小7-9格,卵形至卵状披针,长4-6cm,宽1.5-3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无毛,小叶柄着生处有淡黄褐色束毛。花序生,锥状,大,直径4-5cm;花萼钟状,不等5裂,裂至筒之中部,裂披针花冠漏斗状钟,裂5,橘红色,展;雄蕊4,2长2短;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盘蒴果长如豆荚,具子房柄;2瓣裂种子多数,扁平,有透明的翅。期7-9月,果期8-10月。

美洲凌霄 本种态上写凌霄相似,唯小9-11枚,至卵状长,先端尾尖。花萼5等裂,分裂较浅,约裂至三分之一,裂三角,向外微卷,无凸起的纵棱;花冠为细长的漏斗,直径较凌霄小,橙红色至浓红色有明显的棕红色纵纹,筒部为花萼的3倍。期7-10月,果期11月。

成份

凌霄含环烯醚萜(iridoid)成分:紫葳甙(campenoside),5-羟基紫葳甙(5-hydroxycampenoside)[1],黄钟甙(tecomoside)[2],8-羟基紫葳甙(campsiside),5,8二羟基紫葳甙(5-hydroxycampsisde)[3],凌霄甙(cachineside)Ⅰ[2]、Ⅲ、Ⅳ、Ⅴ[4]。

黄酮甙成分:柚皮素-7-双鼠李糖甙[naringenin-7-O-α-L-rhamnosyl(1→4)rhamnoside],二氢山柰酚-3-鼠李糖甙-5-O-葡萄糖甙(dihydrokaempferol-3-α-L-rhamnoside-5-O-β-D-gluco-side)[5]。

苦味的咖啡酰甙成分:紫葳新甙(campneoside)ⅠⅡ及洋丁午酚甙(acetoside)[6]。

生物碱:草苁蓉醛碱(boschniakine)[3]。

性味

苦,平。

①《录》:"味苦,无毒。"

②《纲》:"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

凉血瘀。治热生,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

①《录》:"痿躄,益。"

②《日华子本草》:":治热身痒,游风风疹。"

③《纲》:"治喉痹热痛凉血。"

④《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湿麻木,消肿,瘀血。"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凌霄在试管金黄葡萄糖菌、大肠杆菌、炭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

用法与用量

服:汤,3~5钱。

宜忌

①《品汇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汇》:"走而不守,不能益人,虚者避之。"

①治暴耳聋凌霄杵烂,取自然汁灌。(《斗门》)

②治湿骨痛:争墙五钱,石南藤五钱,豨莶草五钱,威灵仙三钱,独活三钱,水,一日二次分服。(《常用草药》)

③治手脚酸软发麻:争墙三两,血藤二两,徐长卿一两半,石南藤一两,千年健四钱。好米烧三斤,浸十天去渣过滤,每日服三次,每次服半两至一两。(《常用草药》)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紫薇叶

下一篇 记忆障碍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