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薇皮

紫薇皮,落灌木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干多扭贡,小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层菜科植物紫薇皮和皮。采收和储藏:5-6月剥取皮,秋、冬季挖,剥取皮,洗净,切,晒干。几无叶柄往纸质,、倒卵形或长,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
目录

基本信息

【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层菜科植物紫薇皮和皮。

采收和储藏:5-6月剥取皮,秋、冬季挖,剥取皮,洗净,切,晒干。

形态特征

几无叶柄往纸质,、倒卵形或长,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红色紫色,常呈花序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状球,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于阴湿肥沃的土壤上。

资源分布: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特征

1.性状鉴树皮呈不规则的卷筒状或半卷筒状,长4-20cm,宽0.5-2cm,厚约1mm。外表面为 灰棕色,具有细微的纵皱纹,可见因外皮落而留下的压痕。表面灰棕色,较平坦,质地轻松脆,易破碎。无臭,味淡微涩。

2.显微鉴皮横切面:外侧有时可见颓废组织(落皮层)或数列石细胞层,石细胞或长皮层细胞1-2列。皮部有1-2列径向延长的多孔性薄壁细胞相间排列,韧皮射线宽。薄壁细胞中含棕色物质。有的1个细胞含1个晶。

化学成份

皮中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

药理功效

性味】味苦;性

【功能治】清热解毒;利湿瘀止肿毒;丹毒乳痈咽喉肿痛;炎;疥癣;鹤膝;跌打损伤;外伤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服:汤,10-15g; 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或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紫薇

下一篇 紫薇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