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青藤

紫青藤,为鼠李植物牯岭勾儿茶藤。可作祛湿药;活止痛药健脾药。药紫青藤 青藤、画眉杠、、常青藤、山黄芪、小青、画眉跳杠、铁包金铁包金。 汉语拼音:zi qing t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 功效:祛湿;活止痛;健脾 科属分类:鼠李治:湿痹痛;产后腹痛痛经外伤肿痛;......
目录

基本信息

紫青藤

青藤、画眉杠、、常青藤、山黄芪、小青、画眉跳杠、铁包金铁包金

汉语拼音:zi qing te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

功效:祛湿;活止痛;健脾

科属分类:鼠李

治:湿痹痛;产后腹痛痛经外伤肿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藤,鲜用或切段晒干。秋后采,鲜用或切晒干。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300-2150m的向阳山地、灌丛、林缘、丘陵、山坡路旁。

植物形态

牯岭勾儿茶藤状攀援灌木,高约3m,小平展,黄色,后变淡褐色互生;叶柄长0.6-1.5cm,无毛;托叶2,披针,基部合生叶片卵状至卵状长,长2.5-5cm,宽1.2-3.5cm,先端尖锐有小尖头,基部或近心形全缘或上半部有波状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侧脉7-10对,显著。两性,通常2-3朵簇生,排成疏聚伞总状花序,或稀狭聚伞花序生于端,长3-5cm;花芽端突渐尖;绿色花梗长1-2mm;花萼5裂,裂三角,具极细缘毛;花瓣5,倒卵形,小于萼片雄蕊5,与花瓣等长而对生;子房与花盘分离,2室,花柱细短,2叉。核果,长7-9mm,宽约4mm,红色,熟时紫黑色,宿存的花盘盘状。期6-7月,果期至翌年4-6月。

药用价值

功效分类:祛湿药;活止痛药健脾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多分枝黄褐色或棕褐色,表面光滑,具突起的痕,其基部呈类隆起。质极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呈刺状纤维性;中央有类白色;本质部占大部分,黄棕色,外周色较浅,黄白色皮部较薄,易剥离,表面光滑,具细纵纹。无,味淡。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大量30-90g。外用:适量,捣

药材基源:为鼠李植物牯岭勾儿茶藤。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紫青藤根

下一篇 紫雪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