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靛

紫靛,中药。为爵床科假杜鹃植物杜鹃Barleria cristataL.的全株。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化痰,祛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湿疼痛,黄水疮,小便淋痛,跌打瘀肿,肿疮疖。全株。味甘、淡,性凉。清化痰,祛湿,解毒消肿。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湿疼痛,黄水疮,小便淋痛,跌打瘀肿,肿疮疖。1、治肺热便血紫靛30g。水服。......
目录

入药部位

全株。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功效

化痰,祛湿,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湿疼痛,黄水疮,小便淋痛,跌打瘀肿,肿疮疖。

相关配伍

1、治肺热便血紫靛30g。水服。

2、治百日咳紫靛30g,三荚草15g,不食草3g。水服。(1-3出自《广东省惠阳地区草药》)

3、治湿疼痛:紫靛透骨草威灵仙各15g。500g服。

4、治风疹身痒:紫靛红活麻浮萍各250g。水洗。

5、黄水疮:紫靛、黄、贯蓼各等量为末,患处,或调油擦。(3-5出自《西昌草药》)

用法用量

9-15g;或。外用:适量,鲜品捣;或水洗。

采集加工

全年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柱状,被柔毛,有分枝。长叶柄长3-6毫米,叶片纸质,、长卵形,长3-10厘米,宽1.3-4厘米,先端急尖,有时有渐尖头,基部楔形,下延,两面被长柔毛,上较密,全缘侧脉4-5(7)对,长常早落;腋生短枝小,具短柄,叶片卵形,长2-4厘米,宽1.5-2.3厘米,通常着生2朵短枝分枝短枝上密集。苞片叶形,无柄,苞片披针线形,长10-1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渐尖,具锐尖头,3-5-7明显,边缘被贴伏或展的糙伏毛,有时有小锯齿齿端具尖刺。有时退化而只有2枚不孕的苞片;外2萼片卵形披针,长1.2-2厘米,前萼片较后萼片稍短,先端急尖具刺尖,基部,边缘有小点,齿端具刺尖,纹甚显著,2萼片线形披针,长6-7毫米,1,有缘毛,花冠蓝紫色或白色,2,通常长3.5-5厘米,有时可长达7.5毫米,花冠筒状,部渐大,冠檐5裂,裂近相等,长;能育雄蕊4,2长2短,着生于基部,长雄蕊花药2室并生,短雄蕊花药端相连,下面叉不育雄蕊1,所有丝均被疏柔毛,向下部较密;子房扁,长,无毛,花盘杯状,包被子房下部,花柱线状无毛,柱头略膨大。蒴果,长1.2-1.8厘米,两端急尖,无毛。期11-12月。

生长环境

多生于村边或路旁。现广植于热带地区。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表面略有棱,光滑无刺。对生,皱缩,完整叶片,长3-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略呈波状,两面具毛。

相关配伍

《广西民族药简编》:“治小便淋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紫革耳

下一篇 紫青藤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