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 鸭跖草:Tradescantia pallida (Rose) D. R. Hunt),紫竹紫竹兰等,是鸭跖草科紫草属草本植物鸭跖草植株高可达30-50厘米,分枝叶片互生;上面暗绿色,边缘绿紫色,下面紫红色;密生在二叉状的花序柄上,萼片绿色,子房卵形花柱丝状而长,蒴果种子三棱状半,夏秋期5-11月;喜温暖、湿润,不耐,忌阳光暴晒,喜半荫。它......
目录

形态特征

紫鸭跖草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

分枝,带肉质,紫红色,下部匍匐状,上常生须根,上部近于直立。互生,长,长6-13厘米,宽6-10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抱而成鞘,鞘白色毛,上面暗绿色,边缘绿紫色,下面紫红色。

密生在二叉状的花序柄上,下具线状披针苞片,长约7厘米;萼片3,绿色,卵,宿存;花瓣3,蓝紫色,广卵形雄蕊6,2枚发商,3枚退化,另有1枚丝短而纤细,无花药雌蕊1,子房卵形,3室,花柱丝状而长,柱头头状。

蒴果,有3条隆起棱线。种子三棱状半,汉棕色期夏秋。

生长环境

鸭跖草喜温暖、湿润,不耐,忌阳光暴晒,喜半荫,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宜肥沃、湿润的壤土

分布范围

鸭跖草原产南美洲西哥,中国各地都有栽培

繁殖方法

紫鸭跖草鸭跖草繁殖要有扦插和分株两种。

扦插在春天翻盆时结更新修剪进,剪取长7-10厘米的梢,稍晾干后进扦插,在半阴、湿润和15-25℃的环境条件下,1-2周可生,成活率高,或者将插穗直接插在径15-20厘米的盆中,每盆数株,也可剪取条插入水中,数天即可发出根系成活。

分株应于4月结翻盆进,过密的植株可分成数丛,然后分栽植。

栽培技术

温度

紫鸭跖草鸭跖草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忌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温降到4℃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冬季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让它透

光照

鸭跖草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保持色鲜丽、节间粗短健壮。但不耐强光曝晒,烈日直射时,叶片会变得暗淡无光、短而枯黄卷缩,植株也会变得矮小。保持充足的光照其色彩才能鲜艳,长时间过阴,色彩就会暗淡,且节间变长,蔓不挺,缺乏生机。

浇水

鸭跖草稍肉质,有一定的抗旱性,故即使数天不浅水,也不会枯死。但盆土湿润,植株才能良好生长生长期间的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保持盆土湿润而不干。冬季则需制浇水,保持盆土较为干的状态。

湿

鸭跖草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要求生长环境的空相对温度在60-75%,生长季应常向及四周环境喷水,以提高空相对湿度,在空相对湿度大时植株生长繁盛,娇嫩可爱。

施肥

鸭跖草生长季每1-2周追施1次以氮磷钾结肥料,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单纯施用氮肥,虽生长粗壮硕大,但不鲜艳。9月停施氮肥,仅施磷钾肥,以利于安全越冬。冬季停止施肥。

主要价值

景观

紫鸭跖草鸭跖草在朝阳面阳台,观赏价值大、植株较矮、喜光照、耐热的草,蔓攀援,绿色幕蓬,既清秀美丽,又遮挡烈日,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通过不同色彩的彩植物理搭配,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彩植物独有的色彩美,创造优美的景观。鸭跖草景区的典型的常色植物,局部应用于景园林中。鸭跖草整个植株全年呈紫红色,或蔓或垂,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鸭跖草要应用于林地的地被植物

鸭跖草含有多种医药成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草药。以鸭跖草为原料提取天然色素,其水溶性好,色鲜艳自然,性质稳定,其具有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原料来源较丰富等优势。又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可用于饮料、果及化妆品等日化产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表情淡漠

下一篇 病理性脱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