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芝麻菜

芝麻菜 芝麻菜:Eruca vesicaria subsp. sativa (Miller) Thellung),臭菜、香油罐、臭芥等,十芝麻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芝麻菜高20-90厘米;直立,叶片羽状分裂或不裂;总状花序有多数疏生萼片,棕紫色花瓣黄变白,有紫纹,短倒卵形芝麻菜5-6月,7-8月结果,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蒙古、河北青海四川等。在欧洲北部、亚洲西部......
目录

物种起源

芝麻菜叶片有着胡麻香味,会产生刺激的辛味,因而得芝麻菜”。

形态特征

干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直立,上部常分枝,疏生硬长毛或近无毛。

叶片特征

基生及下部大头羽状分裂或不裂,长4-7厘米,宽2-3厘米,或短卵形,有细齿,侧裂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下面上疏生柔毛;叶柄长2-4厘米;上部无柄,具1-3对裂卵形,侧裂

芝麻菜朵特征

总状花序有多数疏生直径1-1.5厘米;花梗长2-3毫米,具长柔毛;萼片,长8-10毫米,带棕紫色,外面有 蛛丝状长柔毛;花瓣黄色,后变白色,有紫纹,短倒卵形,长1.5-2厘米,基部有窄线形长爪。

角果特征

角果,长2-3厘米,果瓣无毛,有1隆起中脉,扁平,长5-9毫米,端尖,有5纵;果梗长2-3毫米;种子近球卵形,直径1.5-2毫米,棕色,有棱角。期5-6月,果期7-8月。

幼苗

子叶出土。子叶1对,心形,前端凹,基部,具短柄。下胚轴发达,上胚轴发育。初生,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具长柄;;后生与初生相似。

成株

株高20~90厘米, 直立,通常上部分枝,有疏生刚毛。下部成大头羽状深裂,长4~7厘米, 宽2~3厘米,生裂或短卵形,有细齿,侧生裂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叶脉上有疏柔毛,叶柄长2~4厘米;上部无柄,具1~3对裂,生裂卵形,侧生裂黄色,有紫褐色纹,直径1~1.5厘米。

子实

角果,长2~3厘米,短而宽扁;果梗长2~4毫米。角果种子,种子近球卵形,直径1.5~2.5毫米,淡褐色

生长习性

芝麻菜适生于山区的农田荒地上。但是东北农村在菜园种植也可成活。生于海拔1400-3100米。

分布范围

芝麻菜中国分布:

产中国黑龙江辽宁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

世界分布:

欧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北部、非洲西北部均有分布。

繁殖栽培

繁殖

芝麻菜种子繁殖一年发生1代。5月上旬出苗,5月中旬达高峰,6月上旬上部分枝,6~8月、结果,7月下旬种子渐次成熟。

栽培

芝麻菜栽培、水培或生产菜等,我国南适宜在秋后至春季栽培,在冷凉地区周年可分期、分批播种,实现周年供应。在南夏季需搭建降温防雨棚,以防止烈日曝晒及暴雨冲刷。

芝麻菜生长迅速,以直播为宜,但宜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水便的土壤种植。播种前施足基肥,并以速效肥,亩施腐熟粪肥1000—1500千克,耙细,起垄作畦。播种时可撒播或条播,条播8—12厘米浅沟播种,一般亩用种量250—300克。播种后宜盖黑色遮阳网或其他覆盖物,并浇透水,3天后应及时揭遮阳网等覆盖物。一般4—5天即可齐苗。采收小苗上市的,以直播为;采收菜薹的,以育苗移植为,移植株为20厘米×30厘米。

田间管理

芝麻菜芝麻菜小苗具3—4时可结幼株采收间苗和定苗,拔去弱苗、劣苗,并清除田间杂草。间苗完成后视植株生长势追肥,追肥以尿素或复肥等速效肥为,每隔7天追肥1次。在采收前5—7天不宜再追施粪肥水,以免影响品质。芝麻菜对水分需求较高,在生长期应尽量维持土壤湿润,除雨天外,均需要喷水,以保持叶片柔嫩、降低其浓烈的辛辣味和苦味。

适时采收

芝麻菜生长迅速,及时采收是丰产优质的键。芝麻菜可采收外、菜薹或拔除整株。播后35天左右即可采收小苗上市,一般亩产1000—1500千克。产品可分批、分阶段上市,去除老、病、残,切除部,清洗,包装好即可上市。作菜薹采收的一般在移植或定苗后45天始采收,亩产达1500千克。

病虫害防治

芝麻菜芝麻菜抗性极强,在秋后至春季栽培病虫害极少。一般常见黄条 跳甲、 小菜蛾危害叶片,可采用40.7%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跳甲立杀600—800倍液等防治。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栽培较易出现斑病,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600—800倍液、斑即1000倍液等防治。

主要种类

绵果芝麻菜(变种)角果白色的绵毛或乳突状腺毛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栽培或常逸为野生。生在海拔1050-2000米的山坡。中亚、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西哥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济价值

芝麻菜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被种到世界各地,其种子的含油率为25~29%,在部分国家区域作为油料作物。

食用价值

芝麻菜芝麻菜为药食兼用野生植物。其种子油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嫩则可作野菜食用,在中国民间已有悠久历史。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北京植物志》、《 中国野菜发与利用》、《中华野菜食谱》、《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中外文献中均有其入食或入药介绍。

中国民间部分地区素有食用芝麻菜的习惯。一般于春季采摘其嫩苗食用。食时,将其洗净,入沸水中焯几分钟,再用清水浸泡,挤去水后可凉拌,可汤,亦可热,均色泽悦,清香味美。

种子含油量达30%,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芝麻菜

药用价值

芝麻菜可用来治疗中中寒以及暑热等病症,在《滇南本草》中有所记载。《滇南本草》记载芝麻菜具有补、津枯热、大便秘结、润肠润燥等功效,种子药用具有催吐、健、消炎等功效。芝麻菜食用价值较好,在中西均受到欢迎,《图考》中记载:“芝麻菜,生云南,如初生菘菜,有黑缕,高许,生食味如白苣

  

合并图册

保健价值

芝麻菜种子油有缓和、利尿等功用。可降,治久咳、尿频等症。

其嫩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养成分。

榨油及供医药

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及医药用。

养价值

每100克芝麻菜中的水分含量占比92%,蛋白质约有0.3克,脂肪占有0.1克,碳水化物约有0.4克。芝麻菜有兴奋、利尿和健的功效,而且芝麻菜对久咳也有特效。

除去纤维

芝麻菜时,要去除纤维。因其生长于沙和土里,故应彻底清洗子。

不易用水浸泡

为了保持芝麻菜鲜亮的外观,不要用水浸泡

搭配食用

芝麻菜在食用搭配面可以与肉汤、沙拉、马铃薯和面粉一起做成非常亮且颇具味的菜,也可以与其他蔬菜蘸食用。此外,芝麻菜种子还可以用来做成味道很浓的芥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阵挛

下一篇 芝麻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