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新生儿震颤

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会出现生理性的阵挛发作,这种发作并不影响孩子的睡眠精神,拍打或转移其注意力会很快终止发作,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没有影响,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而逐渐消失。但也可有一些病理性的抽搐发作因素,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代谢异常如维生素D缺乏性低钙、糖以及维生素B6缺乏等都会起孩子抽搐发作。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代谢异常如维生素D缺乏......
目录

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代谢异常如维生素D缺乏性低钙、糖以及维生素B6缺乏等都会起孩子抽搐发作。

诊断

做一下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的疾病,再结孩子的喂养以及体征表现,查钙水平以及源性碱性磷酸酶,明确是否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时进相应的治疗。

鉴别

静止性震颤震颤于静止时发生,如“搓样”。

见于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意向性震颤: 在动作时发生,愈近的愈明显,

见于小脑病变,及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遗传性良性震颤

扑翼样震颤:见于昏迷早期、慢性病。

预防

对强化的生理性震颤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甲状腺毒症与戒断伴发的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在基本病因得到治疗后会缓解.对慢性焦虑状态伴发的震颤,可谨慎使用服的苯二氮类药物,每日3~4次(例如地西泮2~10mg,劳拉西泮1~2.5mg,或奥沙西泮10~30mg).但要避免对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性.得安20~80mg服,每日4次,往往能有效地控制良性原发性震颤,以及由于药物与急性焦虑状态(如新演员首次登台前的"怯场")所起的强化的生理性震颤.扑痫酮50~250mg服每日3次,可能在得安疗效不佳或不能为病人耐受的情况下试用.对某些生理性震颤的病例,少量很有效.对门-体性脑病的治疗参见第38.对小脑震颤前无有效治疗药物;理疗和体疗措施(例如,使患肢承受重量,或教病人会在肢体活动时注意支撑肢体的近端)有时有用.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苎麻叶

下一篇 行为动作幼稚愚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