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桡骨头发育不良

由于疾病起的桡骨发育异常。4岁以下的小儿桡骨发育不全,环状韧带松弛,受到牵拉易发生半位。桡骨发育不良常见于染色体畸及一些综征,如18一三体综征、13一三体综症、减少症、泌尿系统等,超声要表现为桡骨极短,有,拇指几乎可碰到前侧,或不见显示。桡骨发育不良:指甲-髌骨征临床表现:个伴有桡骨发育鵻不良和桡关节异常。桡骨头的关节面和桡骨纵轴有一定的倾斜度,其大小与......
目录

病因

桡骨头的关节面和桡骨纵轴有一定的倾斜度,其大小与前旋转活动有。倾斜度的变化会影响环状韧带的上下活动,在前的旋前旋后位,这种倾斜度的可变性无疑使之易于位。当肘关节伸直位手腕或前突然受到旋转动作的纵向牵拉,环状韧带下部将产生横撕裂,向下轻微活动,关节间隙变大,关节囊及环状韧带上部由于关节腔的负压作用,只需滑过桡骨小头倾斜远端一部分关节面就可嵌顿于桡骨关节间隙,从而阻止了桡骨小头复位,造成桡骨小头半位。

诊断

【临床表现】

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前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对于及早处理和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很重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是及早发现和诊断胎儿的首选法。

1、本病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用双手牵拉幼儿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时由袖牵拉幼儿腕部;在床上翻滚时,身体将上肢压在身下,迫使肘关节过伸等外力造成。

2、受伤后不愿上抬患肢,前不能旋后。

3、肘关节处于伸展、前旋前下垂位。

4、肘关节肿胀、畸,但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

5、线无异常。

鉴别

在鉴诊断面,桡骨小头位与桡骨小头半位要区来,要有以下的一些鉴要点:

(1)桡骨小头半位常见于2-4岁小儿,因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时,易发生位,桡骨头被拉至漏斗环状韧带的远侧,有时部分韧带嵌于关节之间。

(2)常有提拉患儿手上楼梯或走路的受伤史。

(3)半位时患儿哭闹,肘部疼痛,肘部半屈,前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4) 复位时不用麻醉,先将前旋后,伸肘稍加牵,拇指压肘前桡骨小头处,屈关节,必要时前后旋转前,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可活动自如。

(5)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一周。

(6)如活动时疼痛或复发,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时间2周,应注意勿提拉小儿手,防止复发。

(7)5岁左右桡骨头长大,就不易出了。

(8)注意,桡骨小头位多为先天性,很少见,小儿无外伤史,肘部可扪及位的桡骨小头,X线显示桡骨小头位,即可确定诊断。

(9)婴幼儿期桡骨小头位可试图复位,桡骨小头后位者前旋后位及肘关节伸直位固定、而桡骨小头前位者肘关节位固定。复位后石膏固定4-6周。疗效差。

(10)桡骨小头位手术治疗 年龄要在3岁以后,采用桡骨小头切复位,在桡骨干中部旋前附着点处短缩、环状韧带重建术。采用克氏针暂时将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固定。石膏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针。

(11)较大儿童桡骨小头位时因无法复位,可到青春期考虑桡骨小头切除术。

另外临床上桡骨小头半位还需与肘关节组织损伤、肱骨外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等相鉴

预防

①平时牵拉(提)小儿手部时,应同时牵拉衣袖。

②防止跌仆。

③成人与小儿嘻闹时应注意法,不能单牵(提)手。

④若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可自复位,若不成功则应到医院就诊。

⑤避免反复位,成习惯性。

⑥穿衣服时,应避免手部旋前位牵拉,应和衣袖同时拉扯。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蚱蝉

下一篇 韧带拉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