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挛缩
疾病病因
症状体征
诊断检查
1.询问原发骨折及病情发展情况,了解治疗经过,观察石膏或包扎是否过紧。
2.局部检查应注意患肢肢体肿胀情况,如张力过大,有条件者应行组织测压,必要时可行预防性筋膜切开。注意有无肢体远端缺血症状,如剧烈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手指(足趾)活动力弱或不能活动、感觉迟钝、脉搏减弱或消失等,被动活动手指(足趾)是否引起疼痛。应注意以上症状或体征均为较晚期的表现。
治疗方案
①力争早期复位。
②在麻醉(无痛和肌肉松弛)下手法复位。
⑥手法复位失败者、关节内有骨折片嵌阻或撕脱无法还纳者以及超过3周以上的陈旧性脱位无法闭合复位者,可酌情行切开复位。但不应轻易行关节融合术。
2.韧带损伤的治疗
①对部分断裂或挫伤者可行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3周,肢体取功能位。
②韧带完全断裂者应行修补术,对陈旧性或韧带缺损者应行阔筋膜移植修补术或肌腱转移与移植性手术。
①清创时应彻底清除异物、游离骨及软骨碎片和失活的关节软骨,彻底清洗关节腔。
②清创后如有脱位应及时复位。平时在伤后6~8h以内进行清创,创口污染不严重者可一期缝合;在野战条件下或在8~12h以后进行清创且创口污染较重者,只缝合滑膜及关节囊,创口延期缝合。除全身使用抗生素外,关节腔内也应注射抗生素,1/d,直到感染被控制,亦可采用抗生素滴注加负压引流。
③关节损伤较重、骨与关节软骨已有严重破坏、估计已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者,应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行关节切除融合或置换术,术后应用大量抗生素。
④术后应固定于功能位。如果关节损伤较轻,创口一期愈合,应于术后2~3周即开始关节功能锻炼,以免关节腔内粘连。
4.关节功能锻炼
安全提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