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肿大
病因
风湿病按西医的观点,其患病原因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总之,目前西医对病因病理至尽尚未明确。
中医认为发病原因和发病过程的道理大体有四种:
按中医阴阳五行的观点讲,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发生风湿病主要是肝脾肾发生内伤,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为骨,是作强之官;肝为筋之本,藏血、生筋、统司筋骨关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来源,主四肢肌肉,人体的阴阳之气。必须保持平衡,如果阴阳不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受到邪气侵入,所以发生风湿病是热与寒的症状表现。
六淫之邪气是指风寒署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太过。六气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风湿病是受到风寒湿邪气侵入人身而发生。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生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和关节。不通则痛,故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痰浊与瘀血即是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也可以作为病因作用于人体。风湿病大多有慢性进行过程。疾病已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而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就产生痰浊与瘀血这些。就是风湿病情缠绵而难治的根本原因。
中医讲营气、卫血、营气、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气调血畅营养四肢百骸脏腑经络,营卫和调卫气在外,保护人的体表防御邪气侵入身体,营卫不和,邪气乘虚而入,故营卫失调是风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常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价明显升高,咽拭培养阳性和血白细胞增多等,抗链(抗链球菌溶血素)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将近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有抗链增高的情况,通常在1:800以上。当然风湿性关节炎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风湿性关节除了抗链增高外,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鉴别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