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走游草

走游草,常绿或半常绿藤本,小叶柄有刚毛,花序腋生,浆果球状倒卵形,生于温暖、阴湿的山区石崖上或林中,要分布我国中部及西南地区。有祛,除湿,解毒功效,能治头痛身痛湿痹痛,流注疮毒。常绿或半常绿藤本。小叶柄有刚毛;卷须有吸盘。掌状复叶,互生。具柄,长1.5~3厘米;小3~5,无小叶柄状倒卵形,长1.5~3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齿齿具刺状小尖头。花序腋......
目录

形态特征

常绿或半常绿藤本。小叶柄有刚毛;卷须有吸盘。掌状复叶,互生。具柄,长1.5~3厘米;小3~5,无小叶柄状倒卵形,长1.5~3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齿齿具刺状小尖头。花序腋生,杂性异株。有细长的总花梗,长1.5~2.5厘米,小花绿色小花梗细长,稍有不等,为4基数,花瓣;无花柱柱头4浅裂,花盘与子房基部结浆果,呈球状倒卵形,长6毫米,含有种子2~4粒。期6~8月。果期10月。

【来源】

走游草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ex Laws.) Planch.,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备用或鲜用。

生长环境

1.生于海拔800-1400m的林下阴湿处或石壁上。

分布范围

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栽培技术

生物特性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攀附于石壁上或树上。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种植。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于春暖时打插,选健壮的嫩条,去掉叶片成长15cm左右,20cm×(3-5)cm斜插于苗床上,稍压紧,浇水保湿,约30-40d,长后定植,100cm×10cm,每种2-3株,压紧,浇足定根水。此外,还可用种子繁殖,于春季育苗。

田间管理 定植后应搭棚遮荫,透光度30%-40%左

右。当藤蔓长到25-40cm时,应搭棚架,蔓攀援。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秋季各施肥1次。冬季剪去枯和过密弱枝

病虫害防治 蚜虫、卷螟,为害叶片。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苦,涩,温。

【功能治】祛,活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湿麻木,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3~5钱。

【备注】(1)本种植物变种光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ex Laws.) Planch. var. glabrum (Levl. et Vant.) Gagnep.,分布云南,当地以入药,叫小九铃,性味涩微苦,能接,止消炎。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肘部扭伤

下一篇 指甲细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