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醉鱼草花

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灌木,高1-3米。褐色;小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叶片下面、叶柄花序苞片苞片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腺毛对生,萌条上的为互生或近轮生,叶片膜质,卵形至长披针,长3-11厘米,宽1-5厘米,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全缘或具有波状齿,上面深绿色,幼时被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下面灰黄绿色;侧脉每边......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称:醉鱼草

拼音:Zuì Yú Cǎo Hu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Buddleja lindleyana Fort.

醉鱼草出自《本草纲》,属于中医药材,要适用于祛;疟;解毒。痰饮喘促;疟疾;疳积;烫伤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

【采集】4~7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1-3米。褐色;小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叶片下面、叶柄花序苞片苞片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腺毛对生,萌条上的为互生或近轮生,叶片膜质,卵形至长披针,长3-11厘米,宽1-5厘米,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全缘或具有波状齿,上面深绿色,幼时被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下面灰黄绿色;侧脉每边6-8条,上面扁平,干后凹陷,下面略凸起;叶柄长2-15毫米。穗状聚伞花序生,长4-40厘米,宽2-4厘米;苞片线形,长达10毫米;苞片线状披针,长2-3.5毫米;紫色,芳香;花萼钟状,长约4毫米,外面与花冠外面同被星状毛和小鳞片面无毛,萼裂宽三角,长和宽约1毫米;花冠长13-20毫米,面被柔毛,花冠管弯,长11-17毫米,上部直径2.5-4毫米,下部直径1-1.5毫米,花冠卵形或近,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下部或近基部,丝极短,花药卵形端具尖头,基部状;子房卵形,长1.5-2.2毫米,直径1-1.5毫米,无毛,花柱长0.5-1毫米,柱头,长约1.5毫米。果序穗状;蒴果状或椭状,长5-6毫米,直径1.5-2毫米,无毛,有鳞片,基部常有宿存花萼种子褐色,小,无翅。期4-10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

功效用法

性味归经】《纲》:"辛苦,温,有小毒。"

【功用治】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用法与用量】服:汤,3~5钱;或和食品食。外用:捣或研末调

选方

①治痰饮成齁,遇便发:醉鱼草研末,和米粉作饼,熟食之。(《纲》)

②治久疟成癖:醉鱼草鲫鱼中,湿纸裹熟,空食之。仍以海粉捣贴。(《纲》)

③治疳积醉鱼草三至五钱。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烫伤醉鱼草研末,麻油调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⑤治毒:醉鱼草蛇葡萄马鞭草等分碾成细末,蜂蜜。(《常用草药》)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海拔200-2 700米山地路旁、河边灌木丛中或林缘。马来西亚日本、美洲及非洲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指节增粗

下一篇 肘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