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砂
基本信息
针砂 (《本草拾遗》)
【来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采集】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水化物)等,但也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炮制】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
【性味】酸辛,平。
①《本草拾遗》:性平,无毒。
②《握灵本草》:甘,平。
功用主治
选方
①治食积与黄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针砂二两(醋炒红),陈皮、苍术、厚朴、三棱、蓬术、青皮各五两,香附一斤,甘草一两。
忌犬肉、果菜。
(《丹溪心法》 大温中丸) ②治疸,又能去食积:针砂(醋炒红);苍术、川芎、香附、神曲;春加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
(《丹溪心法》 小温中丸) ③治葵黄病,浮肿:针砂(醋煅,研细粉)三钱,红枣肉适量。
制成丸药一百粒。
每回一至二粒,一日三回,温水送服。
(《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脾劳黄病:针砂四两(醋炒七次),于漆(烧存性)三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
任汤使下。
(《摘元方》) ⑤治湿热黄疮,助脾去湿:针砂不拘多少,擂尽锈,淘洗白色,以米醋于铁铫内浸过一指,炒干,再炒三、五次,候通红取出;用陈粳米半升,水浸一夜,捣粉作块,煮半熟,杵烂,入针砂二两半,百草霜炒一两半,捣千下,丸梧子大。
初服若泄泻,其病源去也。
(《乾坤生意》针砂丸) ⑥治水肿尿少:针砂(醋煮炒干)、猪苓、生地龙各三钱。
为末,葱涎研和。
入甘遂更妙。
(《德生堂传方》) ⑦治项下气瘿:针砂入水缸中浸之,饮食皆用此水,十日一换砂,半年自消散。
为末,和匀炒热,绵包熨之。
(《摘元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